刘乐金

(涡阳县第二中学 安徽亳州 233600)

前言

以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记忆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教师单方面给学生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再让学生开展大量习题训练,无疑会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十分无趣,学习主动性不强。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知识探索,教师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上,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便于学生学习数学。

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高效课堂主要是指高效型课堂,是在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高效率、高效果、高影响力、高效益地实现教学活动。新时期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手段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慕课、微课、在线课堂、智慧课堂等。这些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时应用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强化数学课程的趣味性

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十分熟悉,他们经常会借助信息技术来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也会利用信息技术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引入具备趣味性的素材,包括静态素材与动态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微课,引导学生高效预习,在课堂上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自学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这对于知识重难点突破十分有利。同时,高中生还可以结合自身认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不仅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还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全面拓展教学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课堂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来引入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材料,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剖析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最为关键的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学生兴趣比较低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内容有很多。但是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是感觉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极高,其学习兴趣比较低。而在数学课堂上,为了保证学生能获得充足的知识,教师会采取讲授结合习题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听不懂、不会做的情况。如果教师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能力提升,必然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知识传授方式滞后

新时期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很多新鲜、趣味的方式被应用到数学课堂上,而在实践中有一部分新型教育方式在实施中依旧存在不足,加之高考因素的影响,数学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较高。因此,教师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在课堂教学中不停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提供各种习题让学生训练。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不足,也尝试突破这种教学方式,但是新型教学方式在具体实施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时,会出现有的学生不与他人交流,或者是说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这无疑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只能继续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

(三)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比较浅

新课改的实施及教学环境的改变,使得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也较之过去有了一定改变,在日常教学中,虽然有高中数学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却存在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浅的情况。很多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课件,用多媒体代替传统的板书,很少挖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其他优势,加上高中数学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相对比较差,难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课堂。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原则

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还需要坚持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原则。高中数学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时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入手,不能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要突出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应用信息技术,并不是单纯地将其应用于某个教学环节,还需要渗透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保证教学并重,以此突出信息技术的先进性。

二是坚持选择性原则。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应用知识。由于高中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渗透素材,以此更好地优化教学。如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用信息技术效果可能不好,因此教师就需要沿用传统的板书、口述的教育方式;而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时,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是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很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他教学软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如在探究正弦函数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应的动画软件、几何画板来为学生展示具体情况,让学生直观看出、的改变对函数图像伸缩变化带来的影响,以此加深学生对正弦函数性质的理解。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演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如解析几何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从平面几何过渡到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在此基础上从立体几何的运算过渡到向量运算的学习中,以此深化学生的感知。

四是师生交互原则。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还需要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课件中预设师生互动问题,通过师生协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借助师生互动来把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并且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保证教学有趣味性和针对性。此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良好结合,做到二者的优势互补,以此引导学生高效获取数学知识,为学生的良好成长奠定基础。

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

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教师只关注基础好、学习好的学生,难免会造成基础差、学习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为了激活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在情境中学习、理解、应用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尤为有利。同时教师通过趣味情境的构建,还可以降低数学课程的抽象性,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知识学习时,还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让学生能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平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录制微课,让学生根据微课来整理自身所学知识。尤其是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完善、系统的知识点呈现出来,通过思维导图或者是其他方式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学生的感知。

(三)优化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与调整,促使学生能在更加形象直观的环境下获取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刺激,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又能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来引进更加多元化的数学资料,借助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素材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创新反馈方式

教学反馈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路径。以往教师只能根据学生做题时的对错来判断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但是会出现有的学生不做习题,或者是抄写其他同学习题答案的情况,这无疑会对教师准确判断造成不利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教学反馈方式,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收集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后续教学方案的调整。在日常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沟通,如QQ、微信等,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高效互动,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五、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下面结合“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展开详细介绍。学生在理解应用这部分知识时,需要结合之前学过的向量知识、三角函数知识,学会对一般公式进行特殊化转变,从而引出诱导公式的知识点。高中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相对比较弱,但是学生的思想比较灵活,对信息技术比较熟悉,喜欢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知识。

教师在进入课堂后,可以借助PPT课件展示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图片,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出一些科学知识及本节课内容。教师结合航空母舰的图片给出具体的问题,如航空母舰的跑道由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其中倾斜跑道的长度是25 m,水平跑道的长度是165 m,甲板上翘角度大约是15°,求战斗机飞离甲板时在水平方向前进的距离。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接着教师借助几何画板,指引学生计算cos(45°-30°)的大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对问题进行处理,同时教师还可以依靠几何画板中的画图功能,指引学生准确、高效地进行求值,促使学生能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后续知识探索奠定基础。学生在探究中,可以发现cos(45°-30°)=cos(60°-45°)=cos15°。随后,教师指引学生在此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思考,如果有任意角、,那么cos(-)=coscos+sinsin是否成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学生的猜测,即、的变化情况与等式两边结果的状况,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促使学生在观察动态图像中加深理解。同时学生在观察理解中形成了严谨科学的态度。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分有利。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尤为有利。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PPT展示出托勒密、艾布瓦法的图片,在讲解数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些人文元素,如古希腊人创建的能力三角学,以及托勒密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公式。教师通过渗透与本课相关的文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十分有利。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还需要灵活借助信息技术指引学生尝试用其他方式来推导两角差余弦公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结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良好帮助。在实践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状况,灵活地借助信息技术来组织课堂活动,全面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