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赵倩楠++宋国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部分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是大学生应用的典范,并且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人际交往、学习、消费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的优势,又要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及营造绿色“微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大学生;生活方式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具有社交功能的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国外包括Twitter、Facebook、YouTube、LinkedIn等,国内有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根据社会以及用户的需要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功能,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各项功能与他人随时随地交流与分享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与沟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在知识获取、利用及交流等行为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人对网络世界运作的认识是有限的,青年手机成瘾、网络成瘾。新兴沟通工具(手机、网络)在青年人当中的使用率越高,青年人压力、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大。近几年国外对移动社交媒体的研究侧重于其积极方面的应用,随着移动设备的逐渐普及,将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与反馈,同时,又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他们的教学,学生也可在线体验。移动社交媒体对企业营销也有着明显促进作用,在美国,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商家通过社交媒体的渠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等社交网络平台来开展营销,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并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社交媒体的应用不全是好的,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日益增多,有研究显示社交媒体与大学生风险行为(例如,有问题的酒精使用,非法使用毒品)参与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在国内,许多图书馆运用移动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进行信息综合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增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其目前订阅规模仍是有限的。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其“移动化”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微信作为一种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包括积极影响,如扩大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丰富社交内容、便捷地传达社交讯息、交流学习心得和深化学习行为;也包括消极影响,如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大学生自我空间的封闭、隐私侵犯等。由此看来国外研究侧重于对社交媒体的功能应用等方面,国内则关注了“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的典范对大学生的影响。随着移动社交媒体多功能的开发,其对大学生更多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想要以微信为例,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探讨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使用移动社交媒体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在开展调查前,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移动社交媒体及微信的文献资料,对周边同学和老师进行微信使用的询问,利用“问卷星”形成了最终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微信使用情况、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人际关系、学习及自身经济消费行为方面。

本次调查针对哈尔滨高校的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共回收4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406份。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47.8%,女生占52.2%,男女大致各占50%;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并符合调查样本的要求,所处年级涉及大一到大四,其中大一占23.5%,大二占27%,大三占26.7%,大四占22.8%。

二、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已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天使用微信超过5小时的人数占超过50%。多样化的微信功能更是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对其的使用。其中对微信朋友圈、语音与视频聊天、发送信息与群聊、微信支付四项功能的使用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意图主要体现在分享、交流、消费支付等方面,微信其他方面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开发。对微信功能的使用情况也说明了微信满足了大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交流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1.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对于加入微信群聊的数量,超过95%大学生的群聊数量在10个左右。调查数据显示,95%被调查大学生微信朋友数量在几十到五百之间,他们的微信好友中,大部分是熟人,其比率高达95%以上;并且熟人关系中,同学、朋友的比率和大约为92%,如图1所示。对于“是否通过微信添加陌生人进行交友”的问题,49.7%的大学生表示添加过,但不愿意通过此种方式交友;21.9%的大学生表示添加过,并且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友;28.3%的大学生表示未添加过陌生人。

由此看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比较单纯的,他们主要通过微信来实现与周边人群的交流联系,其在大学生结交新朋友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微信构建了真实的人际网络沟通平台,加强了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2.微信对大学生学习及自身的影响分析。在微信对于大学生学习的调查中显示,61.82%的大学生认为微信对学习的影响很大,通过获取时效性强、精准性高的知识信息,可以加强同学与老师的学习交流,但仍有33.5%的大学生认为微信对他们的学习基本没有影响,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微信信息跟风现象严重,无法判断虚实,这也说明了微信在大学生学习交流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在回答“微信对自身身体的影响,比如眼睛、睡眠质量”问题时,34.48%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占据自身大多数时间;有48.52%的同学可以接受其带来的小影响;17%的同学觉得基本无影响。微信对大学生口语和书面交流方面的调查数据(见图2)显示,51.4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逐渐缺乏口语表达能力,只限于社交软件消息的交流;23.89%的大学生认为基本没有影响;但也有24.63%的大学生认为微信是有助于提高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微信使大学生口语和书面交流能力有所减弱,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3.微信对大学生经济消费的影响。(1)大学生对微信营销的接受度 。对于大学生营销公众号关注的个数,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5个以上的和1~2个的各占大约30%,3~5个的和没有的各占20%左右。由此可知使用者对于营销微信公众号的态度并不乐观,原因可能是公众号的内容同质化严重,不同的公众号基本内容相同、营销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化、原创能力缺失。当被问及“如果微信上有陌生人或企业向您打招呼,并发送一些即时的购物资讯的反应”时,调查显示选择积极接受并与其互动占比2.96%,接受但不做任何回复的大学生占比59.36%,37.68%的大学生选择立即删除,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这种营销方式。微信的交流沟通作用已经深入人心,大学生对于微信营销存在许多不信任的地方,它与淘宝、京东等专业平台还有很大差距。

(2)微信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在本次关于大学生使用微信支出花费的调查中,超过95%的大学生通过微信进行消费。他们使用的微信支付功能包括微信转账、手机充值、火车票机票购买、出行打车等。微信通过绑定银行卡支付功能的实现,开发第三方服务功能,如滴滴出行、火车票、电影票、吃喝玩乐等服务,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的经济活动、消费行为等有着深刻的变革。

(3)大学生微信支出花费。本次关于大学生在微信上支出花费的调查中,当被问及“您是否介意在微信上消费”时,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是可以接受合理范围的消费(见图4)。在认为花费是合理的人群中,当谈到社交网络中可以接受的限额是多少时,小于100的人所占的比率超过了70%,100~200之间的人数占比17.72%,超过200的人就更少了。从总体的情况来看,多数人的花费在100以内是比较合理的,也可以看出人们在社交媒体开支花费上是比较理性的。在被问及“您认为在微信中增加自己的花费是一种正常现象吗?”80%的人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必要的支出是可以接受的,更愿意享受其带来的乐趣,只有20%的人认为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它是一个虚拟世界,没有必要在上面花费真实的资金,可见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微信花费持肯定态度。

三、基于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更是对大学生产生了渗透式、全方位的影响。同时,由于微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学习生活和消费等方面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既要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也要减弱微信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1.充分发挥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移动社交媒体优势。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有着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高、互交性强等特点,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微信的这些优势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同学们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微信的公众号分为企业号、服务号、订阅号等类型,其中可以包含很多信息,比如新闻、阅读、服务信息、活动开展等信息。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的塑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为大学生提供如图书馆服务、就业信息、学术交流信息等服务,让学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还可以快速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微课”学习,给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查漏补缺、强化知识学习,促进大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2.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加剧了信息的复杂性。“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逐步培养利用媒介的学习能力”。大学生对微信的接受能力强,但在面对微信所传播的信息时容易受误导或在理解上产成偏差。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媒介素养,其中包括提高对微信信息的解读并客观批判的能力、提高对微信信息的创造能力即不要只停留在信息的表面,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会利用创造性的应用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并加强对微信信息的质疑能力等。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对信息的解读和质疑的能力,利用独立的批判眼光去看待信息对自己的价值,并将信息“为我所用”。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网络微信讲座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引导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警戒,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加强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的监管,营造绿色安全的“微环境”。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做出努力。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立法来规范网络包括微信平台的具体实施,使得微信等运营商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为网络安全做出立法保障。微信运营商同样也要积极响应政府,在微信的信息传播上进行监管,屏蔽黄色暴力信息的传播。在微信营销的管理上,可以对朋友圈中打广告和做微商的人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会使微信朋友圈中乱打广告的现象得到相应的控制,并设置微商的商品标准认证,确保进入市场的商品的质量。个人则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解读、利用信息,为信息的传播把好最后一关。

四、总结

本文通过以微信平台为例,调查了移动工具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信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自身健康、经济活动以及消费行为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媒体的代表深入到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互联网等科技的进步,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学校、个人、以及社会都应该做出努力来充分发挥移动社交媒体的优势,促使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大学生获取学习知识信息,同时要避免虚拟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信息获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本文调查对象仅局限于哈尔滨的部分高校,样本的选取有一定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样本的容量来提高数据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蒋丽平,郑红月,易安宁.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国内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现状调查[J].现代情报,2014,34(10): 79-82.

[2]茆意宏,杨霞,辛沅远,谢怡.大学生微知识学习行为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1): 68-72.

[3]袁立庠,刘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4): 144-148.

[4]Schlee,R.P.,Harich,K.R.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Integrate and Assess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i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J].Marketing Education Review,2013,23(3): 209-224.

[5]Mireilla,B.A.,Mark,S.,Gavin,B.Using mobile learning and social media to enhance learner feedback[J].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17,9 (1): 70-90.

编辑/吕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