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珊 郑慧勇 林向英

摘    要:统计学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手段。“12345”模式能有效破解“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各种难题。在具体改革中,将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融入育人大纲,构建递进式、系统化课程体系,依托实践实训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促进教科研一体化融合发展,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对文科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统计学”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57-04

公共管理学是关于社会治理的前沿性科学,担负着重建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使命[1]。公共管理学近20年的发展和成就更多得益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出现和崛起[2]。统计分析方法对促进公共部门的科学管理及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工具。管理人员可以借助数据资料优化决策、检验决策效果,有效解决公共管理中的效率问题、公平问题等。作为实证研究方法之一的定量研究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公共管理学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

然而,随着定量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问题也随之涌现。例如,在现实工作中,管理者面对管理问题不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在大量数据面前找不到恰当的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定量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出现滥用的情况,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和训练离公共管理实践和研究存在较大差距[2]。在实际教学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的“统计学”课程面向的学生大都是文科背景,数理分析能力比较薄弱,学习“统计学”课程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课堂中隐性逃课大有人在。因此,新文科视域下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将 “统计学”课程与专业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旨在探讨“统计学”等工具类课程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融合的有效路径,更好地促进定量研究在专业学科中的应用。

一、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构建“统计学”课程改革的“12345”模式

“统计学”是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背景,很多学生对学习“统计学”课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课前的调查发现,超过60%的学生希望降低学习难度,期待能学以致用。如何让“统计学”课程教学更好地助力学生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因此,在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基于课程总体目标,从课程“专业化”整合切入,寻找教学改革的发力点,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工作需要,以“专业+课程思政”为抓手,整合多元教学空间,创新育人手段,构建“12345”课程改革总体方案,贯穿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全过程,着力探索“统计学”课程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融合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345”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构建“1”个课程体系,即递进式、系统化课程体系;搭建“2”个平台,即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和实践实训平台;探索“3”条改革路径,即教学内容专业化整合路径、教科研一体化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有机融合路径;践行“4”大理念,即教育专业化、综合化、一体化、信息化;最终完成“5”大任务,即健全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支撑平台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地、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图1)。

二、“统计学”课程“12345”教学模式实现路径

(一)建立符合公共管理者素养的课程总目标

要实现“统计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应在顶层设计中建立符合公共管理者素养的课程总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课程思政育人要求,修改并完善育人大纲,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使育人目标更加符合新时代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知识传授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统计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定量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能够科学合理地获取数据,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包含的统计思想;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统计软件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培养问题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意识;职业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使其在团队协作中具备勇于创新、沟通交流、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价值培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献身祖国建设的远大理想。

(二)多举措促进“统计学”课程与专业体系有效融合

通过课程内容的不断创新,将“统计学”课程与专业培养体系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型管理决策人才。

1.构建递进式、系统化课程体系,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专业化整合

在教学改革中,打破传统“以课本为中心”的理念,课程内容由理论课程、上机课程、实践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

理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根据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特点,将理论内容进行重构,形成五大知识模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大多使用的是经管类教材,教材的编排逻辑和案例不能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和优化,以模块化重构分散的章节知识,同时增加定量研究设计模块,这是学生学好“统计学”课程、用好统计分析方法的关键。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滥用和误用统计分析方法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是学生仅仅将统计学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未真正明确统计分析方法在整个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统计分析方法原理的讲授,让学生明白统计分析方法是服务于解决问题的。

上机课程是连接理论与应用的纽带。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构建,还应注重统计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共设置16课时的软件上机操作,借助SPSS软件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由于上机课程是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运用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应基于各知识点设置上机操作练习题,在教学中注重专业化数据库的建设,围绕政府在公共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数据分析有机融入到软件操作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统计学在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中的效用。课前,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自学软件操作,课上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同伴教学”的方式合作完成上机任务。小组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实践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分析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选择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学术论文开展学术文献研讨,自选研究课题并进行项目实战训练,可以深刻体会到统计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文献找茬”的方式,有效识别文章中的漏洞,培养科研素养。

拓展课程激发学生内驱力,促进深度学习。拓展课程主要由共享课程资源和比赛活动组成。依托THEOL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学生提供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上传至平台,与教师和同学一起交流讨论,也可以利用平台学习微课、慕课、学术文献、高质量公众号推文等课程先导内容,完成评估练习题及思考题。平台上有丰富的拓展课程资源,如统计名家故事、专家讲座、失范案例等,学生可自主浏览。教学活动中还设置了知识竞赛活动,如线下开展“基础知识抢答赛”“学术论文挑战赛”等,线上开展“生活统计微视频”“你的疑惑我来答”等活动,这些都是自主选择的加分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2.搭建“1+N”项目式实践实训平台,有效实现教科研一体化发展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推进学科建设应解决好科学研究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统计学”是一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原则和方法的课程。统计分析方法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利用科学手段,从庞杂的数据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顺利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贯穿科研工作始终的重要工具。因此,以科研设计为导向,有效实现教科研一体化发展,是提高“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基于此,中国农业大学教师设计了“1+N”科研训练项目,具体设计如下。

“1”个项目式研究课题。在课程设计时将统计分析方法的讲解整合到定量研究课题中,教师带领学生同做“1”项研究,从最初确定研究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到问卷设计、发放、回收,再到最后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与讨论,根据课程进程,一步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个节点。

“N”个项目式研究课题。在课程最后,要求学生以探究作业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型科研训练试验。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完成整个定量研究过程。同时,学生要对该研究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这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更加系统地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最重要一环。

3.创新“专业+课程思政”理念,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有机融合

为了破解“统计学”课程思政难题,教师提出“专业+课程思政”的理念,突出专业在“统计学”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使“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找到主线和落脚点。“专业+课程思政”是以“统计学”课程为载体,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围绕“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律法规、职业伦理”等方面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具体如下。

(1)案例设计。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时常会出现新冠肺炎检测前几次是阴性,后几次是阳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就开始怀疑检测试剂的质量问题。(2)案例呈现过程。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假阴性和假阳性及其存在的必然性,并与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进行类比,理解两类错误的关系。最后,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做多次核酸检测是减少假阴性的科学做法,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案例教学效果。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都认为对待问题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回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检测试剂的研发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以及在“逆行者”身上体现出的“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是1名合格公共管理者的必备品质,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中国农业大学教师依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启了信息化教学2.0时代。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沉浸式学习体验”氛围,注重过程性,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THEOL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线上平台创建了单元学习模块、资料下载模块、课程资源模块、课程活动模块、自主学习模块、优秀作业展示模块。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和学习,在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方面作用明显。

雨课堂线上试题库:创建试题库,将练习题移至线上,自动批阅。设置竞赛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信群: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学生在平台上分享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教师在平台上分享高质量公众号推文,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习。

教室多媒体端—学生电脑端:在上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室多媒体端进行操作演示,学生从线上平台下载资料在电脑端自主练习,最后学生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作业,教师线上批改并反馈作业情况。通过两个终端的链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投入程度。

(四)多元化课程考核,制定全方位、立体化学生评价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打破传统的“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多元考核方案,即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量化评分细则[4]。

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是课程考核的“必修”项目。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和雨课堂练习题两个方面,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互动质量等评定课堂表现;表现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1+N”项目式实践内容中的表现,即对评估研究项目的内容正确性、报告规范性、观点创新性及小组合作性4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发展性评价是“选修”项目,主要评估拓展课程部分的成果,根据活动开展实际情况设置评估指标,如“学术论文挑战赛”根据学生选择论文的质量、分析过程理解程度、展示及互动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总结性评价主要通过考试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分为上机考试和期末考试。上机考试主要是借助软件,构造不同难度梯度的试题库,并根据难度梯度赋予梯度分值,学生从试题库中自主选择试题;期末考试试题更加灵活,除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之外,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题型由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研究设计题和文献分析题构成。

与此同时,课程评价方式打破了学习时空限制,开启评价新方式,其中雨课堂习题、上机考试、线上竞赛构成线上考核部分,课堂表现、模块探究作业、线下竞赛、期末考试构成线下考核部分,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更好地满足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考核要求,为课程考核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实现了考核结果的公平合理,保证了教学质量,更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三、“统计学”课程“12345”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新教学模式被广泛认可,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加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对知识也只是消极、机械地识记,不能有效地与专业应用相结合。而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体系有机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学是促进专业科学发展的有力工具。连续3年的调查表明,77%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模式,86%的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学习与实践(图2、图3)。

(二)多维评价效果显著,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共3个维度,即学生自评、学生评教、教师评生,各维度细化评估指标。在学生层面,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应用情况、创新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进行评价;在教师层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3个维度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看出“12345”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显著,超过60%的学生认为上机操作、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案例分析、学术文献研讨及项目式科研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自己的学习(图4)。虽然竞赛活动是自主选择,并非所有学生都参与,但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认可该方式。此外,竞赛活动是加分项目,学生选择参加也是学生热爱统计、将统计知识融会贯通的表现。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形成有助于学生未来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为具有独立性又有合作精神、具有批判性又有创造精神的优秀学习者[5]。

总而言之,“统计学”课程“12345”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套针对文科专业“统计学”教学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将“统计学”课程教学与专业培养体系有机融合,有效地解决了文科生听不懂理科课程的问题,破解了工具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现象,这些举措为实现“统计学”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潇潇.公共管理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张康之、周志忍、竺干威、孔繁斌、何艳玲五人谈[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3):13.

[2]  于文轩,樊博.公共管理学科的定量研究被滥用了吗?:与刘润泽、巩宜萱一文商榷[J].公共管理学报,2020,17(1):159.

[3]  王有升,兰玉萍.同伴学习中的“教学相长”与课堂教学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2):62.

[4]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

[5]  潘小明.学业质量评价:内涵、现实与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2):69.

编辑 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