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保田 王竹影 宋彦李青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教融合政策以国家文件形式面向社会提出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这一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路径,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回顾历史,虽然体教结合时期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推广传统项目以及体育事业和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无法全面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无法实现学校体育的核心目标。故本文通过分析体教结合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其过往的积极经验,在体教融合视阈下探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的新路径,在体教融合推动过程中通过“以体育人”方式,实现学校体育目标,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体教结合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状况分析

(一)时代需求下体教结合模式的出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化趋势明显,在体育方面,体教分离的弊病也随之逐渐凸显出来。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现象严重、体育成材率低、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引发社会担忧,从而导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青黄不接,规模萎缩。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当时的国家体委、教委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模式,其目的主要是解决体育系统的文化学习不足障碍,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在这一模式的背景下出现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一系列新型产物,其中不乏“清华模式”“南体模式”等典型成功案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在解决我国体育、教育系统两个部门之间分裂导致的诸多矛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体教结合发展模式面临瓶颈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社会开始转向高质量的发展,体教结合虽然衍生出多种模式,缓解了一些矛盾,但“治标不治本”,并没有改变竞技体育游离于整个教育系统环境之外的现状。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中专校)、优秀运动队(运动技术学院)构成的“另国民教育体系”使得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受到较大影响。体育长期脱离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也造成了中国运动员文化素养不高、退役后就业能力不强等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体育的教育地位边缘化等问题也亟待解决。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深化,体教结合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学训矛盾日益尖锐,使得普通学生逐渐远离了体育,从而导致学生总体的体质健康下降,更不用说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影响,且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的本质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体育部门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体育特色学校都是体教结合过程中的重要代表形式,但随着历史发展,两者也暴露出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体育特色学校方面,各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发展不突出、不稳定、难以达成初始目标,申请体育特色学校动机不纯,体育特色学校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联动较少,社会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都禁锢着其进一步向前发展。而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方面,人才培养机制贯通性差、“学训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体育项目分布不均匀也导致了区域运动项目发展畸形、学校与不同的竞赛体系对接不完善导致“训多赛少”,学生竞技水平提升缓慢,教师教练员教学水平较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教育部门联动性不足等问题。

(三)核心问题探析

究其根本原因是体教结合时期体育、教育部门两者各自为营,双方进行互动和交流的意向甚微。双方的评价机制、目的导向皆不相同,体育部门需要教育部门支持的特殊性政策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难以达成共识,逐渐形成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都能够各自运行的局面。我国体教结合的逻辑思路是强调如何实现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更好的协同合作,但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的内部利益难以调和,体育部门一直视教育部门为附带协作单位,没能将教育部门视为与体育部门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合作主体,也并没有认真彻底地考虑和审查我国特殊体制下如政府系统、企业系统、其他社会系统等众多要素系统在体教结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认定

(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概况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了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图1),由教育部门、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且由双方共同完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竞赛、师资培训等工作。

《意见》下发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特色学校遴选等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0〕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0〕1号)要求,经有关单位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专家遴选与公示,教育部认定并命名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796所,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428所,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26所,并提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要深入推进校园有关项目教学改革,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在教育部认定的首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中,全国各地区在篮球项目上的获批数量分布较为均匀,这也反映出篮球在全国的群众基础较好,参与人群多且广。学校类别构成则主要是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共约占总数的66%,余下几类分别约占16%、8%、8%、1%、0.2%;排球项目获批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西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在学校类别构成上同样是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两者约占总数的60%,其他各类别分别约占19%、11%、8%、2%、0%;冰雪项目上,东北和华北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获批的数量最多,占据总数近60%。其主要的学校类别构成则是以小学为主,约占总数的57%,其他各类别分别只占了17%、6%、3%、14%、3%和0.1%。从认定的三个项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总体的学校类别构成来看,决策部门更加重视对学生从小就进行体育能力培养,将其视为长期性与阶段性并存的实施任务,这必将会是未来体育发展的漫漫“长征”之路。

(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认定的意义

体教融合通过突破各种藩篱,使教育、体育的目标回归统一,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载体让两者协同作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快速且有质量地实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的共同目标。过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评选标准和主导部门是不同的,造成了两类学校的起点不一样,但目前两者整合的话就应要有相应的办法,到底是合二为一挂一块牌子,还是要重新评定重新挂牌,也需要相应的细则来落实政策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以运动项目为载体激励全体青少年积极参与课后体育活动之中;且以进取型活动使体育促进健康发展的理念成为现实,并从学校设置教练岗位、创建学校运动队、体育教师可获得课余训练报酬等方面消解壁垒,为青少年参与专项教学、训练、竞赛等一体化活动奠定组织、师资、活动等基础。

从短期效益出发,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立可以通过整合体育、教育部门双方资源,为我国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服务,通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小学及初高中阶段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不仅可拓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还可抓住关键期为其身心强健、培养终身体育参与能力奠定基础,以及通过改变原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让学校主要承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任。将学生运动员完全纳入学生管理,其身份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不管是何性质的青少年运动员,都需达到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要求,才能取得相应学校的毕业文凭,从根本上解决固有的“学训矛盾”,构建具有协调校园体育工作的社群关系、政社关系和社企关系。

从长远角度来看,发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想通过多方努力使体育真正“回归”教育。体教融合最重要、最基础的目的是通过体育对教育的“升华”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将学校的众多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涌现只是其过程中的副产品,是在面向人人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自下而上层层遴选脱颖而出的“生力军”。

三、发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路径探析

(一)多元培养师资,创新特色课程

学校可通过联合体育部门,实现教师教练员在两部门之间的互通,使双方资源合理流动和共享。设置不同的师资岗位,不同师资做不同类型的工作,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与水平的持续提升。此外学校体育的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就是日常的体育课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着力注重特色课程的开发,汲取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精华,使课程丰富多样化,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坚决贯彻“体教融合”理念,利用体育的手段,从现代多维度的健康视角出发全面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培养社会合格人才,使体育教学成为一个体系。

(二)整合区域布局,打造特色品牌赛事

校内与校际体育赛事发展萎缩,系统性的体育赛事活动偏少,各级体育赛事衔接不够紧密,以及体育、教育部门双方赛事活动分离等藩篱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要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可借助原有教育系统的竞赛体系为蓝本加以整合体育、教育部门赛事,根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区域分布特点,创办具有特色的品牌赛事,匹配“四级竞赛体系”,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竞技人才的目的。如南京市“名校杯”篮球赛,该比赛拥有独特的积分体系:篮球赛成绩占比为50%,体能测试占比为25%,社团展示、摄影、文明礼仪、报道等(面向全体学生)占比为25%。在比赛期间融入篮球宝贝表演,增加了女子三对三竞赛环节等内容,旨在使比赛多元化、趣味化,让更多的学生走上“名校杯”的大舞台。“名校杯”不仅仅是一项篮球赛事,更是参赛学校校园文化及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舞台。此类特色赛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素质,还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的乐趣,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校园文化。

(三)贯通“小学-中学-大学”体育人才培养输送体系

各地区应加快建设小学、初中、高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完整体系,提高三级衔接密度,并联合具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贯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体系,形成中小学发现苗子、联合培养、向上输送的高水平运动员成长路径(图2)。教育部门要完善加强各类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通过延长学制、个性化授课、补课等方式,在不降低学业标准要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优秀运动员完成学业创造条件,从而破除体育与教育目标不一致的桎梏,解决“学训矛盾”,真正实现育人的“体”与“教”融合。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组织的联动发展

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实现“体教融合”目标仅凭借学校自身的资源是不足够的,学校应主动接洽社会资源,实现学校与社会组织的互补发展。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的出台,体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发展,“三大球、三小球”等各类青少年业余俱乐部成长迅速,在我国诸多一、二线城市已初具规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对社会资源秉持开放态度,积极寻求合作。加快构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俱乐部的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规则,保障各方利益,发挥机制的激励、监督、利益双赢和保障功能,进一步实现双方教师教练员、场地资源和篮球赛事的联动(图3)。合理整合与利用双方资源将有利于“体教融合”的落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实现校园与职业队的人员流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校内的竞技体育人才,教育部门或相关学校可联系有关体育部门,实现学校学生与当地相关项目青年队队员的人员流通,加强双方交流,共同提高竞技水平。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派遣了学校篮球项目的4名主力队员分别加入了山东青年队与江苏青年队参加2021年全国运动会的预选赛;2021年初,山东青年也将篮球项目的两名队员派遣到湖北某高校参加“CUBA”联赛。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在尽量不影响学生学业的情况下,加强学校与职业队的交流将大大增加学生的比赛场次,有利于学生体验不同体系的训练、比赛氛围,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结语

体教融合是迈向体育强国的必要途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实现体教融合目标的重要路径。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抓住体教融合的新形势、新机遇,突破原有体制、机制壁垒,合理利用整合的体育、教育资源,积极主动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实施路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走“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