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摘要】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叛逆、冷漠、厌学等不良心理频频出现在小学生身上,严重影响着其健康发展。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着管理者和心理辅导者的双重角色,班主任应当将这两种角色整合起来,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进而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冷漠、厌学等。近年来,小学生因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疏导而酿造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更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反思,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入手,采取多样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健康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笔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采取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言传身教,注重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

影响力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调控或改变他人心理或行为的力量。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需要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1.提升自身素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正能量

笔者从一些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中发现,他们之所以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具有一颗热爱工作、无私奉献的心。在思想方面,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方面,他们具备扎实的教学、管理功底,善于钻研,乐于汲取他人身上的优点;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个人……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从多方面入手,为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具体来说,笔者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外,还要从生活习惯、仪表仪容等方面约束自己。一般情况下,笔者绝对不会随意向学生发脾气,不会消极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以积极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发展的正能量。

2.学会自我调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班主任每天面临的工作较为繁杂,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甚至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如此情况,自然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尝试从自我情绪的调节入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虽然笔者每天面对大量的工作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绝对不会将不好的情绪带进教室,更不会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而是尽量在办公室进行情绪调节。首先,让自己平复下来,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在追本溯源中,探寻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适度。其次,从其他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在一次月考后,笔者在翻阅学生考试成绩时发现某位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当时很生气,觉得该学生无药可救了。此念头一出,笔者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试想,如果将这种情绪带到教室,面对该学生时自然不会心平气和。于是,笔者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回忆该学生的日常表现,该学生每天上课都在认真听讲,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出现了此种情况。因此,笔者试着利用课余时间与该学生进行沟通,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向其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并引导其在日常学习中践行,久而久之,该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了明显提升。试想一下,如果笔者以恶劣的情绪对待该学生,自然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改变环境,带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而班主任作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参与主体,应当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以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使其在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上的发展。

1.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育活动参与中,学生每天与班主任朝夕相处,甚至比与自己父母相处的时间都多,这表明,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笔者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尝试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入手,积极地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借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笔者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自主管理的方式,将管理班级的权力教给学生,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参与班级活动,同时在与班主任的互通有无中拉近彼此的关系,营造出轻松、民主的班级氛围。

2.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发挥自身的教育组织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健康心理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笔者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会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史,以此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感知数学家为了探索未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面对困难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笔者专门组织主题班会,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自主思考。比如,笔者组织了以“换位思考”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变形记》中的有关片段,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从不同视角分析人物生活,如此可以使其在有所感触的过程中实现健康发展。除此之外,笔者还积极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使他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学习他们身上良好的精神品质,并进行自我反思,提升认知能力。

3.注重沟通实现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此,在建构良好的心理环境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组织家长会等,向家长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给家长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家长与学生和谐相处,建构和谐的家庭关系,使学生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自主地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疏导功能,采取多样的方式,从言传身教入手,为学生树立榜样,并积极创设教育环境,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心理健康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从而使学生自主汲取心理营养,建构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王妍.小学班主任工作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0):107+109.

王莉,闫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8):30.

王绍英,闫绍琦.小学班主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