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婧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离不开对名着的阅读。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学生而言,更多、更好地阅读名着,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再者,读名作,读经典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关键词:小学生;名着;阅读;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果能让孩子热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吸取营养,丰富文化底蕴是高高的金字塔的话,那幺课外阅读就是这座“金字塔”的第一块砖。下面简单地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着阅读。

一、名着导读的现状

(一)教师的“导”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1.不加指导,让学生随意阅读不加检查落实。对于语文教材中规定的名着,不少教师因课程任务重或思想不重视,多采取让学生随意阅读,或把名着阅读当假期作业。这样的做法,既没有任何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目标的要求,也没有阅读过程的督促与阅读效果的督查。

2.以讲代导,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强加给学生。不少老师在“导读”中,把名着导读课变成了自己的讲坛,变成了自己的阅读报告会,把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心得一股脑全“填鸭”给学生。这样的导读课,势必影响学生阅读的个人体验与感悟。

3.以练代导,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不少老师将名着的主要内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等编印成手册,考试时让学生死记硬背,以求得好分数。这样的处理,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效肯定与新课标背道而驰。

(二)学生的“读”没有得到时间保证

新课改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新课改下学生课程多,学业任务重,学习时间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学生每天回家的作业总量平均在2~3小时,每个双休日的作业量约在6~8小时,大部分学生双休日还参加奥数、奥语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艺术特长班,学生的课余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导致了他们在名着阅读上明显存在着走马观花、粗枝大叶的阅读情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二、名着导读的指导对策

(一)巧妙安排,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细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教学时应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发挥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室里可以设置“名着专栏”“图书角”“品读栏”,动员学生互赠书,号召人人捐一本以上的书籍,由班级委员会统一组织、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资源公享、整合材料,增强阅读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着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着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三)分析人物形象

名着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现手法入手。如我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第十三回“武松打虎”片段。“武松把一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学生这样分析:大虫“咆哮”“扒起”“动弹不得”“兀自气喘”,这些变化村托了武松的勇猛。

(四)巧设问题,纵横比较

1.人物比较:一部作品中几个人物性格特点的比较,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鲁肃各自的性格特点。

2.作品比较:把一个单元中出现的几篇名着作品,列表进行比较,如作家、主要人物、人物特点、写作方法、语言特点等。从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作品中去发现共同点或相似性,进而帮助学生通过相似联系达到“触类旁通”“一以贯之”的效果。

(五)引领交流,积累语言

读书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对一本书百读不厌。如果只是一味去追求读名着的多寡,而不细细琢磨、交流、探讨、积累,那幺读书的效果当然没有那幺明显。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组织召开读书交流活动,活动中学生可以就精彩片段来交流,可以就内容来交流,可以就摘录的句子来交流,可以就这部书给人的启示来交流,可以就写法来交流,也可以就某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六)品味佳句,练习仿写

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正确处理好阅读名着与练笔的关系,无疑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大有益处。如课文《猴王出世》贯穿始终的是对猴王形象的解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其语言描写特点。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口……”写的是活泼顽劣的猴性和敢作敢为的人性,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内容与语言高度统一,这就是名着。

(七)设置悬念,促生期待

学生在学完课本中的名篇之后,会对作品抱有一种预期和猜测,产生阅读期待。明智的老师会根据作品留下许多悬念,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期待。例如学完《少年闰土》,让学生猜猜:“30年后的闰土是怎样的呢?”“他为什幺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接下来,让学生找来《故乡》阅读,在阅读课上再进行深入交流。

事实如此,学生乐此不疲,就连作文最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名着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本书在不同学生眼里本有不同意义,每周一次的读书心得写作,又自然地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热情。在这些“粘贴式读书心得”里,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名着的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汪志明.小学生选择阅读名着的引导原则[J].甘肃教育,2019(02).50.

[2]吴兴红.怎样教会小学生阅读名着[J].人民教育,2017(Z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