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连慧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到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全面提升自身语文素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讲多练;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得以创新,“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也被广泛使用于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教师做到精讲,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只有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时间,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的主人。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探究合作,共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教师精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据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来看,教师经常会犯一个常规性的错误,他们一味地认为只有自己在课堂授课时讲得面面俱到,学生才会理解得更为透彻。其实不然,这种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只会适得其反,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一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的教案必须得“精”,课堂上精讲有价值的部分,才能留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自主学习。以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为例,玩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好伙伴,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朗读课文后精选出文章中小男孩对汽车的感情变化的句子,读完后简述这篇文章的内容,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让学生对小男孩的懂事、关爱等品德有深刻的印象和感染,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系他人的思想教育。

二、学生多练,增强自身创新学习意识

“精讲”不是所谓的少讲,而是要选择课文精华的部分进行讲解。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教师的精讲文章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思考教师所提出来的精选的问题。合理恰当的练习,是指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或问题,增强学生自身的创新学习意识。必要时,可以设计新的教学环节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做到触类旁通,全面发展。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假如》这篇课文为例,这首诗富有童趣、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又充满儿童想象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诗歌。初读课文,让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学习掌握它们;再读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读课文,分别请几个学生作为代表,谈谈自己读懂了什幺;细读课文,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了解断句以及对情感的把握,正确引导学生对这首诗歌的主题的把握。课程结束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例如仿写句子: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画(),让学生自主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学习意识。

三、探究合作,共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及到的“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展开过程中,要实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探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问题,抑或就课堂上提出的某一观点为论点让学生对其进行辩论。这种灵活的教学环节,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让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范读课文之后,提出问题: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幺会有不同的看法?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又是因为什幺事情争论呢?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些问题,自主去理解“坐井观天”这个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寓意:我们不要坐井观天,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师的角度来讲,一个好的语文课堂不仅仅在于学生听之有趣,学有所获,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更像是一名导演,既不是为了讨好学生而去教学,也不是板上钉钉、循规蹈矩地讲述文章内容。教师应该把教和学科学的融合,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素养,从而更加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健敏.精讲多练,把自主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J].师道·教研,2017(12).

[2]赵雪东.实施精讲多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治学之法,2014(03).

[3]宰森旺.精讲多练,促进学生语文课堂自主学习[J].备教导航,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