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挑战。在这一形势下,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并巧妙设置各个教学环节,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本文笔者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掌握学情;巧设问题;多元评价

数学知识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问题的重要来源。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发展完全,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产生思维的偏差,长此以往,对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思维得不到开发,这与素质教育观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育理念,并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不仅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一、全面掌握学情,充分有效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也是掌握学生原有水平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在备课环节,由于教师只是将“备教材”作为唯一的备课任务,而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造成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脱节。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并结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可接受范围内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平方根”备课时,由于学生对数字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把握,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理解起来是较为容易的。为了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含义,并能正确区分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运用启发式教学,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能够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构建新知识。这一方式不仅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还能够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进行分层训练,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巧设课堂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由于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高峰期,而问题恰恰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依据,但目前教师常常以灌输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活,新知得不到领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课堂问题,使学生随着问题的展开进行不断探索,并通过这一探索过程体会知识的由来,从而对知识达到灵活的掌握。

笔者在进行“相交线”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首先以问题作为教学导入,提出:“两条线可以构成几个小于度的角?”学生按照已有知识经验在本上画出了两条直线,并发现了存在四个小于度的角。再次提出问题:“这些角随着相交直线的位置变化有何变化?”学生回答:“一个角变大,旁边的角就会变小,而相对的角大小一致。”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因此,课堂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结合原有知识获得问题的答案,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体会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习自信

评价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动力。但目前教师只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造成学优生的自信心越来越高,学困生的自信心越来越低,这与公平教育的理念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应转变这一理念,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多元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使每个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不断改变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灵活掌握,首先把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其分组,随之揭示探究主题:“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内旁内角之间存在什幺关系?”于是,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在讨论后,请小组代表总结探究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委婉的指出,并及时的将其解决。同时,小组之间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取其所长,补其所短,此外,学生对自我的表现进行及时反思,并发现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这样不仅促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学习活动中,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并针对性将其完善,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活动的展开不仅符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思维的不断发展。而有效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实现全面有效的备课。并且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也应设计循序渐进的课堂问题,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评价环节,教师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得到同一程度的提高,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梁元鹏.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8(32):219-219.

[2]刘雅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好家长,2018(81):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