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敏

摘  要:不断地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高中化学教师重要的使命担当,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托和有效抓手,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投入到对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之中,积极地学习其他优秀化学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培优补差,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真正完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本文将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施教的策略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各种瓶颈环节,如,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课堂学习活力不足、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合理等,使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处于低效低质的状态,自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施教,还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以问题为指引和依托,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助力学生在课堂进行更高质量的化学知识内容学习。

一、有效进行培优补差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依然采用统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为不同学生设计统一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给予学生趋同化的学习指导,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性被忽略,进而出现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下”的不良现象,自然不利于化学课堂的有效施教,还需要高中化学教师积极地尊重学生差异,有效地在教学中做到培优补差,让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都能获得成长和提升。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小节内容时,化学教师不妨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等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化的学习和把握,而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质、开放性质和启发性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一起在分析讨论和拓展学习中进一步地开阔化学学习视野,激发化学学习思维。而在教学指导上,教师同样要做到差异指导与分层指导,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化学教师不妨多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从最基础性的概念学起,逐渐地夯实基础,而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则要为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实现培优补差。

二、不断激发学生活力

传统的被动灌输与单一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活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也最终影响到其在课堂的学习效果,高中化学教师要进一步更新理念、优化教法,合理引入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授课,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需要,从而真正助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小节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不妨采用问题教学法+提问法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该节课学习中需要解决的具体化学问题,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是如何变化的?电子转移观点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幺?如何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化学问题设计的目的和初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之后,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和小组合作讨论两种方式,来对上述中问题的解决进行研究,并将最终的答案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高中化学教师则可以通过随机点名提问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上台来讲述问题的具体答案以及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基本步骤,而教师则可以在提问中进行追问,并引导学生进行反问,从而在这种有效的形式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活力,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展示上具有形象具体和灵性有趣的优势,非常契合高中化学的学科教学特点,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形象具体性和生动有趣性,有效地拓展化学课堂的教学空间,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例如,化学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来模拟演示一些危险性比较大或者对现实环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较好地对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果进行了解和学习。又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线上学习空间,如,教师则可以将各种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放置到该空间上,引导学生进行在线预习和复习,并组织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讨论,而教师则可以给予在线学习指导,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地联合优秀的化学教师群体一起探索更加有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策略,并积极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解决制约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瓶颈环节,为学生在化学课堂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打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春华.探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139.

[2]邱晓霞.薄弱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与实施意义[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