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婷

摘 要:古诗是凝练的艺术,多彩的文本。在古诗鉴赏过程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也能够感悟到丰富的人生哲理,还能学会辩证的审美评价方法。优化中年级诗歌鉴赏课堂构建方法,对于全面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来说意义非凡。而要想优化小学中年级语文古诗鉴赏课堂,我们不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多样的古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在深度探究中感受不同诗歌的不同特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诗歌鉴赏

诗歌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库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类文体,它自《诗经》而始,一直贯穿在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至今未息。其中产生的经典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既包括单纯描写秀丽河山的写景诗,也包括蕴含深刻哲理的借景抒情诗,还包括蕴含朴树辩证思想的写景说理诗等。在对不同特点诗歌的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感知的重点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故要想提升中年级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务必要学会依据诗歌鉴赏实际选择诗歌鉴赏教学方法。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升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质量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诗画合一,感悟诗歌画面美

在古典美学中,诗画本就是一家,故在古诗创作过程中,诗人们会下意识地对诗歌中的画面进行优化,以鲜明的色彩、鲜活的景物等等搭建诗歌画面,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但小学中年级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不强,仅靠他们自己的能力恐怕很难对诗歌画面进行有效的还原。故在中年级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不妨以图画鉴赏与古诗鉴赏合二为一的方式,降低诗歌画面感知难度,深化学生们对诗歌画面美的感悟。

例如,在对诗歌《暮江吟》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秋江月夜图,然后问学生们:“这幅图画美吗?是什幺样的事物,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图画呢?”让学生们通过分析视频内容,总结了诗歌中的出现的意象,形成了对诗歌画面的初步感知。接着,我对学生们说:“着诗人名白居易曾以一首诗歌完美地还原了画面中的景色,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用语言还原得像不像吧!”继而引导学生们朗读诗歌,在对诗歌语言和图画画面的比对中,重现了诗歌情境,感知了简单诗句中蕴藏的强烈画面美。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诗画合一的方式推进古诗课堂,以图片鉴赏辅助学生们完成了诗歌鉴赏,让学生们在对诗歌画面美的深度感知中,深化了对诗画一体的古典美学观点的认知,感受了汉语言的强大魅力。

二、生活融入,感受诗歌哲理美

诗歌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古代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大都会表达一定的人生看法。而受到含蓄的语言特点和民族品格的影响,古代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大都不会直接抒情,而是会以一定的景物或事物为依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主鉴赏难度,影响了中年级学生对诗歌哲理美的深度感知。

例如,在对《题西林寺壁》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带领学生们朗读文本,并问学生们:“诗歌中有一句是千古名句,请学生们猜一猜是哪一句?”以验证学生想法、揭秘问题答案的方式引出对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隐含的人生哲理的探析。为了深化学生们对该诗句中蕴含的哲理的感悟,我又为学生们展示了两位好朋友吵架后,都觉得对方过分,找第三人调解才发现两人都有过错的故事视频,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该故事中是否体现了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案例融入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们在生活案例的引导下唤醒了自身生活经验,在对个人生活经验参与中深化了对诗歌中隐含哲理的认知,促进了学生诗歌解读体验与诗歌哲理内涵的深度融合。

三、现场讨论,感受诗歌理性美

诗歌作为一种传达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的文体,其中是蕴含着理性之美。而要想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对诗歌中的理想之美进行深度感知,我们不妨以组织现实性的语文辩论活动的方式重现诗文中辩证关系,让学生们在现场辩论中,感悟诗歌中隐藏哲理的正确性。

例如,在对《雪梅》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们:“你们更喜欢雪?还是更喜欢梅花呀?”“雪花。”“梅花。”学生们纷纷发言。接着,我根据学生持有的观点,将学生们分成了两个对抗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雪花比梅花漂亮”和“梅花比雪花漂亮”为论点,组织材料,并以组织班级辩论比赛的方式验收了学生们的小组探究成果。最终,学生们在对个人观点的充分表达和他人观点的充分倾听中深化了对梅花和雪花特点的认知,在对梅花和雪花特点的感知中,感知了诗歌中的理性美。

在该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以组织辩论活动的方式优化诗歌鉴赏课堂,让学生们在对诗歌中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入思考中,感知了诗歌的理性美。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学中年级诗歌鉴赏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不妨深入分析诗歌特点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特点,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选择能够突出诗歌特性,且学生们能够接受的诗歌鉴赏方式。

参考文献:

[1]周锋.语文教学应擅用诗歌触动学生的心灵[J].亚太教育,2019(11):183.

[2]高鸿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蕴含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