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福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进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学科对初中生今后全面发展的意义,积极重视该学科的课堂教学,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班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积极将高效课堂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继续按照正确的思路,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改进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案

备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有效备课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备课的准确性,使有效备课有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

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生活中,你是否受到网络的影响?如果没有网络的话,你能想象到这个世界会变成什幺样吗?在两个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之后,再设计几个与课堂相关的问题:现代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是什幺?如果你沉迷于网络,你会如何纠正自己的行为呢?待到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再给学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案例,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便呈现在教学方案中,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按部就班进行授课,便可以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在良好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学生会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也能够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分层化教学

教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有比较直观的了解与认知,并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教师制定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便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仍旧以“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内容为例,笔者依照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目标分成如下几类: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网络应用的利弊,并知道网路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具有对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本节课基本知识即认识到网络应用的利与弊,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了解等教学目的即可。如此一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就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学习这些知识。

实施分层教学的课堂上,无论学习能力好坏与否,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自然会更加认真听讲,这样也为创设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多元化评价

评价是课堂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重视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及时的点评,让学生对自己课堂上的表现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同龄人之间更容易发现彼此的问题,因此,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并在自己同学的建议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此一来,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并与教师积极互动,如此便可以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表现等,都是教师可以评价的对象,教师的评价要公正客观,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进度等等,教师则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评价与建议,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适当的进行改变,确保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符合学生的要求,这样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写作,自然可以构建高效课堂。

在选择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被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高度重视高效课堂的建设,积极研究和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不断探索改进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具体的高效课堂建设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及时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多元化、多主体参与的课堂评价,从而不断提高课堂复习的整体效果,打造精品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探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4.

[2]张国纲.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