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一个人正式接受教育的一个新起点,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习惯都没有很好的形成,所以,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稚嫩的他们今后文化知识的学习、意志品质的养成、多种兴趣的发展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应重视实现小学班级的高效管理。本文从建设班级组织,促进良好班风形成;活跃班级氛围,解决常规管理问题;重视学生兴趣,解决教学管理问题三个方面对此开展深入讨论。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级管理;管理实践

对于传统的中国来说,开展教育的目标与信念便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重要表现途径。教育管理最根本、最基础的实践就来源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一个班级如果在管理方面就疏漏大意,那这个班级其他方面也就全盘皆输。所以说,班级管理对学校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注重如何实现小学班级的高效管理。

一、建设班级组织,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班级是学校的主体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但班集体的氛围并不是建设班级初期就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因此,在班级建立的初期,教师注重班级管理有效计划的设计和执行,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通过学生的帮助,提前预知并解决掉班级组织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小学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风气,促进教师的小学班级高效管理的实现。

例如,教师参考了自己和其他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实际经验后,发现班级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认同,以及教师心中有无明确的计划实施班级管理,对小学班级高效管理实现与否意义重大。因此,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互相认识,并公布了班级建设的主要方向,即“共同成长”,让学生心中都有“容下”其他学生的位置。同时,教师还强调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此外,教师还降低了教师自身对于班级管理中的主导功能,让学生逐渐选举出同学担任多个“班级事务管理组长职务”,同时教师还通过增加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烦恼”,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进行问题的解决。如此,班级中的良好风气逐渐形成,为教师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活跃班级氛围,解决常规管理问题

教室是学生每天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每天的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大都在教室中进行。教室中发生的问题,以及教师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班级常规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发现,找到根源,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例如,教师发现学生由于每天面对同样环境的教室,觉得没有新鲜感,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活力体现,因此,教师组织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教室环境的改善。如教师提供盆花,组织学生在教室后面绘画黑板报,以及组织学生定期为课桌、教室进行仔细的打扫活动。第二,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不清楚”、“不知道”,经过与学生的谈论得知,学生在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脑海里记住的只是一些有趣的画面,对文本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教师制作视频形式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视频中添加了多个图片、动画资料,让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深刻理解,同时助力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让教师对班级管理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促进了教师高效班级管理的实现。

三、重视学生兴趣,解决教学管理问题

解决班级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重要部分。学生在面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态度上的差别,体现了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的态度改善的必要性。而要从根本上改善班级教学管理中的问题,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自己和学生“站在同一位置”,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体现出更好的自觉性。

例如,教师通过改善对学生的批评方式,鼓励学生尊重每一位教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在任何课堂的作为,都显露于所有教师的眼下,从而对自己对教师不尊重的行为有所约束。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对科目学习的兴趣,教师采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参考学生兴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班级的教学问题消失。不仅如此,教师为了提升生的学习信心,减少或者不用题海战术,重视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事半功倍,促进了教师高效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班级教师要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需要结合学生的普遍特征,从班风建设,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让学生同教师一同进行班级管理。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包容其他同学,并通过趣味资料进行行为规范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良好班级行为的形成,助力教师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魏娇娜.简析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13):149.

[2]朵金存.谈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