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除了教授英语语言技巧和方法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交际对象所在国家、地区背后的文化内容,这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大多数英语教师对语言知识教学比较重视,对文化教学却产生了忽视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高中生的学习多是被动倾听、机械式的记录笔记,很少有语言交流。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疲惫的学习状态,使英语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使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到锻炼。这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通过自身的英语知识和英语素养,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沟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英语人才培养和需求上,越来越重视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高中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运用跨文化意识进行沟通和交流时,高中生如果能够充分了解双方的文化内涵,就会使英语交际的目的更有效用。反之,如果高中生不具备跨文化意识,对交流文化一窍不通,那幺就会产生沟通障碍,导致有效沟通失败。首先,英语教师要提升自身英语素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专业文化培训、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知识充电,了解英语的跨文化常识,使自身有足够的英语知识储备,来应对教学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和重点难点问题。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整教学方案,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应用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其次,学生自身要重视跨文化学习,利用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掌握和了解英、美文化习俗、历史、问题等等,了解英、美人的性格特点、思想特点等,并且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跨文化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教材中外国文化风俗的学习,并且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途径进行补充,并且有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英美文化书籍,也可以制作一些相关的网络学习课件,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口语练习,提升跨文化意识

通过增强高中生的口语水平,来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学习英语时就容易出现“中文式英语”的现象。同时,英语本身就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与我们的母语有着多方面的差别。要想使高中生的英语思维得到转变,就要不断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受到口语交流、口语朗读时的语感影响,对英语产生熟悉感。并且在英语口语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交流所需要的语言环境、情感表达等,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可以不畏惧任何交流的对象、场合等,进行正确的英语跨文化意识交流。教师通过深挖教材内容,有效创设口语对话的情境,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展示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让高中生感受到情境的英美地域风俗、人文气息等,促使其与情境中意境产生共鸣,有效融合中西方的差异特点,从而提升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提升跨文化意识

在培养高中生的英语跨文化意识时,要充分引入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后背景知识,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从而提升跨文化意识。文化背景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等,体现出特别的人文情怀。高中生在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背景后,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英美历史、人文、思想等,从而更好地提升跨文化意识。比如:在了解Thanksgiving Day时,感恩节在美国,一部分是宗教的节日,一部分是狂欢的节日,感恩节通常在十一月最后的星期四。了解西方人如何庆祝感恩节,以及感恩节的文化背景,让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得到增强,对文化形态产生好奇,并且可以进行积极的探究学习。

(三)注重词汇教学,提升跨文化意识

要想学好英语,应该有效提升跨文化意识,其基础就是掌握和学习英语词汇。词汇无论是在英语口语、阅读、写作、跨文化意识培养上,都具有主导作用。高中生掌握词汇的程度决定了英语学习整体水平,决定了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否有效。在英语的词汇中,往往蕴含着许多名言警句、人物故事、格言、神话传说等,因此要想提升跨文化意识,就要求高中生要提升词汇量的积累数量和质量,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进一步提升跨文化意识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等内容,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的成果,激发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最终运用准确的英语语言,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琼,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3(1):92-92.

[2]巴桑曲珍,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学范教育,2014,(2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