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云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往往忽略了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化,甚至有些教师和家长也认为体育课的存在是不必要的,不如把这些时间都分配为主科的学习。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通过体育课堂,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并且增强自己的意志力。而针对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是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它能够带动学生思维逻辑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组织比赛;夯实基础

首先,可以开展小组的合作,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带动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营造一个更加浓厚的课堂环境。其次,定期组织一些比赛,可以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的特点,来提高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更加认真,真正得到锻炼。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帮助他们夯实自己的体育基础,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导致没有锻炼自己的身体,反而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负面影响。

一、开展小组合作

青春期的学生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想参与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过于强制,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但是通过开展小组活动这种活动措施,他们在相互之间的影响和监督注视下,反而会不好意思。更重要的是,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他们也会真正地参与其中,而在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之下,真正得到锻炼。这样就首先为他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保证了他们的参与前提,否则任何后续阶段的安排都会毫无意义。

例如,在教授“接力跑”时,针对这一项活动措施就十分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他们不能够很好的沟通和交流,那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并且这是一项集体活动,缺少了任何一个人的参与,都不可能真正完成,这时借助小组活动这种措施,就可以真正地带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而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感,也会真正努力实现自己的任务。这都能够使他们真正的得到锻炼,增强自己的与人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定期组织比赛

如果体育课堂只是一味锻炼身体,那幺学生自然会容易感觉到疲倦。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比赛这种形式就很好地利用了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了更加独立的思维意识,他们摆脱了小学的那种盲目从众心理,越来越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特殊感。而通过比赛这种形式,他们的好胜心往往会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在日常的活动中真正练习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一个很优秀的成绩。

例如,在教授“50米短跑”时,这一项体育活动,往往不需要多幺持久的时间,但是却很考查学生的爆发力,以及各项身体动作的标准程度。那幺我就会先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动作规范,并且进行安全教育的普及之后,使他们自由地练习,并且提出在下一节课时进行50米赛跑的比赛活动。那幺学生就会真正地在这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跑步速度,并且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奖惩措施,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度和斗志,从而真正锻炼他们的跑步速度。并且在这过程中,也能够考查他们的心理素质,减缓学习上的压迫感。

三、夯实体育基础

体育课堂应该算是初中阶段较为危险的一门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只需要动笔写字,而是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这就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即使是一些动作的不规范也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夯实他们的体育基础。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地得到安全的防护。更重要的是,一个标准的动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运动效率。这样才能够保证他们在初中这个学习压力巨大的环境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并且能够缓解巨大的心理压力。

例如,在教授“坐位体前屈”时,针对这一项体育动作,它比较考查学生的柔韧度,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的动作规范,一旦学生过于发力,那幺就可能会造成腰肌劳损或者肌肉损伤。这时我会先向学生们示范标准的动作,并且向他们强调其中的一些安全事项,之后使他们先进行尝试,并且循序渐进地增强练习的难度,切不可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过于使劲。并且不仅仅是这一项体育措施,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体育活动中,都有安全事项需要学生注意,而体育基础的夯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能够坚持下去。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而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首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相互影响作用下更好地参与其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因为自身心理的特点,会更愿意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避免因为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者忽略的安全常识而导致受伤,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卫洪光.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5(07).

[2]冯超.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