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经梅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课堂教学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的提升与塑造。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创新策略;实践探究

引言:

情境教学相对于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有着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能够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打破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提升。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时,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小学语文本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其中许多课程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的方法,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父爱之舟》一课时,这篇文章采用了朴实的语言和倒叙的写作手法,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作者与父亲经历过的点滴小事,表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抒发了作者对于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体验已经初步形成,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联想自己与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相处的细节,或者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父亲,并让学生依次进行分享与交流,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带着对自己与父亲的回忆和情感,深入品读文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父亲的感恩之情。

二、创设媒体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的认知思维能力都处在发展阶段,而且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其本身又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和自制力,所以部分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的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将抽象的阅读文本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鲸》一课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文本,初步认识和了解鲸的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之后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鲸”的科教纪录片,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画面和精湛的解说深入了解“鲸”这一庞大的海洋生物。随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与视频中的画面进行对比,并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渗透“鲸落”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以“鲸落”为主题进行小练笔活动,根据这一生态现象和所见所感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感情。

三、创设合作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新课标也提出了当代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更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的教学要求。这也使得小组合作教学逐渐受到了众多教师的广泛应用,通过创设合作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时机,结合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执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一课时,就可以依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正式授课结束之后要求各个小组成员能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借助互联网资源和图书资料,搜集和整理其他的中国着名民间故事,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上依次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幻灯片的制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配上图片和文字,从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寻求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而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构建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着显着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创设媒体教学情境以及创设合作教学情境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1-82.

[2]王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