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全

摘 要:通过三十余年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要教好小学数学,不仅要依靠教师自身素质,依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还必须依赖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好农村生活资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处理数据、计算、推理和论证,为此,新教材编排的内容,也更多地融入了生活实际应用。那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农村学生思维和认知特点,将农村实际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数学不再是枯燥泛味的数字计算,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做、用得上的学科,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情境,把问题引入到生活中

新课前的导入,创设情境是教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材编排里的情境设计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结合农村实际生活,设计适合农村孩子生活的一些例子。通过这样情境的设计,利用农村资源等外在的手段达到目的。它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思考。如我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图形的平移”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就是:在方格图中画了一只小鸡,它前方画有一条小虫子,小鸡需要通过向前移动多少格才能吃到前面的小虫子呢?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境,很自然地学生就能注意小鸡很有特征的部位——嘴能吃到小虫。那幺嘴这个点向前平移了几格,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小鸡的尾巴移动了多少格,学生自然就知道了,图形的移动除了方向,还有关键点的移动,这样解决问题也容易多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并带着问题去分析、比较、探索、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问题——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掌握起来也更加容易。

二、学习新知,利用好农村生活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两个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学常用的长度单位时,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任务,找一根竹条,带到学校。课堂上,让每位学生分别剪下1厘米、1分米、1米的竹条,让学生观察、比较这几个长度单位。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就能深刻领会这几个长度单位表象。又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我利用下班时间,分别制作了四块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并带了12根1米的竹条到学校。课堂上,把四个正方体木块分发到每一组,让学生观察,用手触摸感受1立方厘米到底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在教立方米时,用这12根竹条,让三个同学经过捆绑,制作了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真实感受到1立方米的大小。下节课再利用这个框架,丈量教室,长能放八次,宽能放六次,一层就可以摆下48个这样的正方体,而上面还可以放两层,教室内的体积大约就是144立方米。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认知,丰富了表象,同时也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感知其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和讨论,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练习巩固新知,结合现实生活素材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因此课后练习要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一)练习注重学生层次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激情。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班里农村娃刘子琦,带了一个很大的红薯来上课,我带了一把小刀进课堂,他在我指导下演示切红薯,将一个不规则面的红薯切成一个长方体。然后将这个长方体让每一个学生传看,让学生观察后归纳总结长方体的主要特征。课后也没有布置书面作业,或者死记硬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而是布置了回家用竹条,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并用泥制作一个正方体,第二天带到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尽管有的做起来不标准。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都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每一位同学用硬纸片裁剪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不限。然后在课堂上自己剪下三角形的三个角,将这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学生在操作中都能牢记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练习时,学生很快就能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等腰三角形知道底角求顶角的情况。

(二)练习注重趣味性

布置练习时,我尽量贴近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趣题和多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三角形分类的练习,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要求这个三角形要有两个钝角。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冥思苦想。这时我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在画图这个过程中,学生永远地记住了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

四、应用新知,深入生活

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面积时,我带学生到操场上去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在教学平均数这一知识点时,在课堂上亲自和学生一起测量班上十来位同学的身高,要求学生计算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我让学生绘制自己单元测试成绩统计图。

当然,教学是多元化的。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利用农村生活资源,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农村的乡土特色和优势,利用好这些资源,农村数学教学照样能出类拔萃。

参考文献:

[1]韦有奎. 农村小学几何图形教学之我见[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6).

[2]田福燕.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主体意识[J]. 新课程·小学,2014(1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