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春

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使教师开始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已经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标准后,要能够充分关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在信息化辅助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注意力专注下能够静心探析数学知识的生成,了解数学知识的动态变化生成过程,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技术;有效策略

当前教育背景下,信息化技术的到来促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能够借助技术的声音、图像及视频等优势将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现,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拓展,促使学生在彰显自我主体地位的同时学会主动学习,在实践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中。

一、创设教育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就要能够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点,仅仅采用过去枯燥的教学方法传授数学知识不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形式给学生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数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促使学生愿意主动投入精力去探索数学知识点。比如,在低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特点播放小鸡过河的场景。多媒体呈现一群小黄鸡,河边只有一艘船,要想去对岸觅食就要乘坐小船过去,小船每次能够承载三只小鸡。让学生看视频想想,要运送这幺多鸭子需要每次3只,运几次?余几只?一共需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视频观看中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歌曲,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二、增强教学容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以增多,导致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中要想讲那幺多内容,就会显得急促紧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形式在备课时就将知识点囊括于课件中,这样课堂中就大大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主动开展探究交流,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练习内化知识,在课堂容量拓展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课件的形式整合内容,优化混合运算的计算方式。这样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滚动播放掌握了知识后,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练习题目呈现出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大学生的数学练习量,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减轻课业负担。

三、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掌握数学知识,内化数学技能,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才能够让学生消化教学难点重点。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直观给学生展示抽象的概念,将一些生硬的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转换成动态的易理解的内容情境,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将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接,让学生在拼接后能够从其中找寻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让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由此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实现知识重难点的理解内化。

四、拓展知识视野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本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还是过于局限。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辅助学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加新鲜的事物,让学生能够得到知识视野的有效拓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专题网站,将趣味性的数学知识链接到网站上。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数学学习,能够让学生将课外知识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积极了解数学历史文化,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探讨中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讲解完具体知识后,通过公众号的形式介绍数学课外知识,介绍数学家的故事,通过多种平台渗透数学史实,让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得以拓展,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生成。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作为当前新型教育教学的必然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关注信息化教学辅助,给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多样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增强教学容量,突破重点难点和拓展知识视野,促使学生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建芳.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27-28.

[2]尹龙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37-38.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那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