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飞,王 周,吴 琼

(1.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6;2.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辽宁 大连 11602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即中国需要在国际海事组织以及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海运国际公约、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海运服务、管理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话语权。这些目标的实现,亟须航海类高校推进中外教师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和科研环境,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全方位、深层次地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发展高质量航运科研。

推进中外教师融合发展,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能在教学理念、科研水平上取长补短,在教学思维、科研资源上互通有无,了解国际海事研究的前沿思想,知悉航运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切实提升我国在无人船技术、人工智能、国家海洋安全等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航海类高校应突破中外教师融合发展面临的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缺乏实效性、合作渠道单一的困境,通过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的合作,增强学术竞争力、科研创新力,从而响应国家战略,建设中国乃至世界的研究型一流海事大学。

1 航海类高校中外教师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机制不完善

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缺少有针对性的交流渠道与科研平台,缺乏设计完善的合作机制,因此,亟须中外教师合力达成的教学效果难以呈现,亟须中外教师合作达成的科学技术难以突破。

中外教师之间缺乏学术交流平台。各国间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皆有不同,面对不同的文化,人们难免会产生理解偏差,本土教师认为通俗易懂的事情,外籍教师却不能够理解和认同。此外,海事学科的专业性较强,专业名词甚多,各国的交通战略、航运相关规定也截然不同。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足,高质量的融合发展难以实现。

1.2 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缺乏实效性

中外教师融合发展承担着培养高水平航运人才以及研发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双碳”目标,“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北极航道的开发,都将对融合发展的实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紧缺型高水平人才输出不足。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海事人才。但由于我国在教育发展程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办法等方面仍落后于航运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从事高端航运服务的人才占总航运从业人数比例低,进而导致我国航运强国建设进程受阻。

1.3 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渠道单一

近年来,高校教师之间开展合作屡见不鲜,但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开展合作教学与合作科研则较为少见。主要因为中外教师面临着跨文化合作这一难题,且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合作渠道不足等问题。

缺乏长期性合作渠道。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多表现为就某一课程而开展的短期合作。短期合作中,中外教师往往各自为营。双方教师仅对教学大纲进行探讨,而对于如何针对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把握课堂驾驭课堂几乎没有交流,因此,难以发挥彼此的优势,协同将日常教学提升至学术高度。中外教师的合作科研渠道多表现为由科研项目驱动的学院内部合作。航海类高校若想开展高水平合作科研,不能仅靠项目驱动合作。应当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对外与国际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对内建立二级教学单位,开放办学目标管理体系,鼓励教师参与双边或多边重大课题研究,加速学科带头人的成长,鼓励与国外科研院所、社会机构或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构建科研大平台。

2 航海类高校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内部路径:以涉海学科为牵引

航海类高校应通过整合特色学科资源,以涉海学科为牵引,完善中外教师融合发展机制。首先,要充分发挥本土教师的带头作用,其次,应当通过航运智库品牌论坛建立中外教师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此外,要搭建具有针对性的多学科交叉汇聚航运科研平台,为中外教师融合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2.1 发挥本土教师的带头作用

航海类高校应积极鼓励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本土教师牵头和主导中外教师融合发展,发挥其人才优势,带动合作科研队伍的成长。与此同时,大力支持本土年轻教师参与中外教师教学与科研合作团队,为中外教师合作科研注入活力,增强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

可以由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本土教师作为引领者,完善合作教学模式。中外教师应在同堂合作教学之前,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文化渗透以及学生情况进行交流,确定教学合作过程。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本土教师了解国外文化,与外籍教师的沟通障碍相对较小,有利于彼此之间增进文化互信。其作为合作教学的带头人,能够做好教学中的明确分工,从容应对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充分共享中外教师的教学资源,实现“内外融合”互促增进,从而完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合作教学水平。

2.2 通过航运智库品牌论坛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在航海类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往往各司其职,缺乏沟通以及学术交流、缺乏机会开展合作科研。因此,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需要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包括学术水平、研究领域等等,提高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航运业亟须的高端人才与研发航运业亟须的科研成果。而航运智库品牌论坛在航运领域具有较大的权威性。例如,此前上海举办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围绕安全、绿色、智能、金融与合作等国际航运业最关注的领域展开讨论。以航运智库品牌论坛作为常态化交流机制,不仅能够增进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对彼此的了解,亦能帮助中外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2.3 搭建多学科交叉汇聚航运科研平台

利用中外教师融合发展搭建的多学科交叉汇聚航运科研平台,召集不同学科、领域的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共同探索航运科研领域前沿,能够促进中外教师合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推动其合作研究的长期发展。

航海类高校在搭建多学科交叉汇聚航运科研平台时,要融入科学的管理模式,注重各学科间的资源配置。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学科教师的研究领域不同,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学科之间差异悬殊,只有融入科学的管理模式,该航运科研平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航海类高校应就科研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学科资源,将相关学科加入该航运科研平台,由专人负责,以协同创新为目标,成立不同学科的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并利用常态化交流机制加深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度。

3 航海类高校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国际路径:以国际合作为平台

3.1 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本土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的、进行高等教育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航海类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借助本土高校在航海领域的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融入国外高校顶尖专业的教学理念,具有开展中外教师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

例如,大连海事大学与美国休斯顿大学合作举办的大连海事大学休斯顿国际学院。休斯顿国际学院仅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3 个专业,该专业结合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的工学学科并高度契合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此外,美国休斯顿大学工程学院有14 位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有全球最杰出的教研团队。又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该联合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个中英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仅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自动化、水声工程4 个专业,此外,南安普顿大学的科研强度在英国排名第八,其全部理工专业都获得了5 星研究评级。

3.2 鼓励中外教师共同申报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鼓励中外教师共同申报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是拓宽中外教师合作渠道的重要路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往往紧密结合当前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形势,紧跟国际航运科技前沿,对国内外航海类高校教师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外教师共同申报国际合作项目能够提高我国航运科技创新的基点以及合作科研的水平和层次。鼓励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协同合作,瞄准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安全、海洋环保等热点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突破航运领域的关键技术,力争前瞻性的科研成果,能够拓宽我国航海类高校的全球视野,增强我国航海类高校的科研实力。且以本土教师为主导的科研团队,能够精准把握我国国际航运科研合作的目标,服务我国航运业发展,使合作科研为盘活我国航运经济、提高我国航运研发能力、保持我国海洋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3.3 在海外设立航运科研实验室

设立海外航运科研实验室并充分利用全球航运科技资源,能够提升我国航海类专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我国航运科研的自身发展实力,是航海类高校拓宽中外教师融合发展渠道的重要举措。

航海类高校可以自建航运科研实验室,也可以与国外高校、国外航运科研院所、航运企业联合共建。在建设模式的选择上,航海类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科研实力、建设经验等因素。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意大利等,航运研究起步较早、水平较高、资源雄厚,同这些国家的着名高等学府共建实验室,有助于航海类高校紧跟学术最前沿。但我们不仅要考虑发达国家或地区,更要突破地域限制,在选址时,兼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例如,东盟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我国又非常重视与东盟国家的渔业合作,航海类高校可利用当地的产业优势,就渔业科技领域设立科研合作实验室,通过中外教师融合发展,增进我国渔业科技的发展,带动当地国家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