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珠

摘 要: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引人入胜等特点,已逐渐应用在学校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文章分析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探讨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注重确定微课的“微”目标,设置科学的“微”内容,清晰教师与学生的“微”角色定位,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微课;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1;G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21-02

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文明、礼貌、平等、友善、诚信、慎独等基本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当前,由于种种原因,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引人入胜等特点,已逐渐应用在学校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的情况,增加了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能够明显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探讨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一、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微课的概念。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是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的教学活动视频,一般5分钟~10分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够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2)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引人入胜等特点,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时代的来临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带来了机遇。首先,微课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但微课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成为辅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引导者。微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对新型学习方法的好奇心,也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其次,微课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督促教师自我提升。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研和备课方式,对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课堂总结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会促使教师积极学习,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同时,微课有助于教师与同行进行交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二、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下面,从确定微课的“微”目标、设置科学的“微”内容、清晰教师与学生的“微”角色定位等方面,研究微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1)确定微课的“微”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一个总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让学生分阶段达成不同的目标,能够增加学生完成目标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接受对象、目的和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其“以人为本”的总目标是亘古不变的。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上学路上”一课的教学要求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上学的能力。根据这个课程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从家里出发”“上学路上的安全警示标志”“好好走路”“路上讲文明”“不和陌生人讲话”五个具有递进层次的微课程,循序渐进,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一步步完成学习目标。

2)将课程的大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情况,找寻最适合学生的切入点,将总目标细化成几个小目标,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逐个完成。例如,在“上学路上”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程的子目标细化如下:

A.教学目标——“从家里出发”。教学子目标——要求学生在从家里出发之前,根据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预先进行路线规划、准备等工作,并制订计划,保证按时、妥善地从家里出发前往学校。

B.教学目标——“上学路上的警示标志”。教学子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上学路上各种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比如红绿灯、路口慢行、靠右通行等),能够认真地按照警示标志的提示,安全地前往学校。

C.教学目标——“好好走路”。教学子目标——要求学生在上学路上了解、遵守走路的行为规范,不随意追、跑、跳,避免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同时也避免影响其他路人的行进。

D.教学目标——“路上讲文明”。教学子目标——要求学生按照文明、规范的行为规范上学。

E.教学目标——“不和陌生人讲话”。教学子目标——要求学生在上学路上避免受到陌生人引诱发生意外,有损自身健康和安全。

(2)设置科学的“微”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时,要设置科学的“微”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决定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长篇大论”,要求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简洁、精练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统领和驾驭能力。教师应该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设置符合课程要求的微课内容。要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突发事件”,通过事件的展示,来引导学生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

(3)清晰教师与学生的“微”角色定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程的主导者,但在微课教学模式中,教师转变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需要对即将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提前准备,做好课堂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在许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注重思维模式的转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微课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这种差异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其次,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味灌输的单一教学方式,消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师要将学生的“学”摆在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如何学,怎幺学,学什幺。这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代入感,使其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虽然简短,但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富有感情色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注重确定微课的“微”目标,设置科学的“微”内容,清晰教师与学生的“微”角色定位,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莉.浅谈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4).

[2]姚晔晋.破解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的教学瓶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01).

[3]陈贞.微课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4]吴静.浅谈微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1).

[5]谭雅颖.“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的研究与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6]赵继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