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华

摘 要: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在教育和情感上存在一定缺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教师要以爱为“源”,明确自己在学习教育、情感教育及心理教育方面的任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教育质量,助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6;G6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2-0027-01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在农村中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因而与父母中的一人或者其他亲人生活的儿童。这类孩子缺乏父母陪伴,在教育和情感上存在一定缺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容易出现偏差。对此,教育者应该以爱为“源”,积极关注,在把握原因的基础上展开策略研究,以促进问题的解决,落实教育目标。

一、教师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1)学习教育。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认知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要格外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留守儿童中的大部分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在学习方面缺乏监督,加之自主、自律意识不强,就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升。此外,部分学生家庭贫困,缺少基本的学习用具,没有相应的辅导资料,这给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对此,教师应格外关注,严抓留守儿童的作业,适时展开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2)情感教育。教师应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定期疏导,及时调整,帮助其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人生理想。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遇到困难和疑惑时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然而,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帮助,长此以往会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以致难以健康成长。教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感,经常与其交流,满足其情感需求,使其感受到来自教师和班集体的关爱,乐观地面对困难,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3)心理教育。调查表明,很多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在性格上存在缺陷或者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脾气暴躁、懦弱胆小、不愿与人交流、缺乏安全感等。在调查中,有90%以上的留守儿童希望与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由此可见,孩子内心是十分渴望亲情的,这也正反映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填补留守儿童内心的空缺。具体实施时,教师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疏导,使其有健康的心理。

二、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对策

(1)建立档案,加深了解。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教师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用爱和温暖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教师应建立学生信息档案,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展开针对性辅导。学生入学时,教师就应该为每个学生建立家庭及个人档案,并通过之后的交流不断完善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品德、成绩等情况。这样,教师就能进行因材施教,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的学生。长此以往,教师就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和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问题与困惑倾诉出来,这样教师就能及时疏导,帮助其解决问题。(2)组织活动,培养情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及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很多留守儿童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在融入班集体时存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与班干部共同筹措,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留守儿童融入到班集体中。教师可以利用活动开展心理教育,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同学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增进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了解,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的友情。渐渐地,留守儿童就能在班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提高凝聚力。此外,对于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教师应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与。这样,一方面能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他们提供尽情展现自己的平台,另一方面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在活动中挖掘自身潜能,找到自身价值,成为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人。(3)家校合作,共同培育。留守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学生在学校获得再多的关怀,也替代不了家庭的温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个性的释放与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自由成长。反之,如果家庭关系破裂、家庭结构不完整,学生背负的心理压力过于沉重,那幺他们就容易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稍有不慎甚至走上歧途。为此,教师应经常与家长沟通,一方面提醒家长关心孩子,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充满自信地生活、学习。长此以往,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就能渡过成长的难关,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明确自己的教育任务。教师和家长要以爱为“源”,共同关心他们,共同解决问题,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来自学校及家庭的爱与温暖,让其在呵护、关怀下乐观积极地学习和生活,将来成长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玲.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2]马多秀,朱小蔓.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研究:学校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