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荣

[摘 要]高等教育的初始定位和终极目的在于育人,但目前我国高校背离这一目标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重学术、轻教学”、 “重教师、轻学生”、 “重行政、轻教师”、 “重管理、轻教育”四个方面。只有克服上述四大弊端,大力彰显高校的育人功能,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高等教育 育人功能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48-02

高等教育的初始定位和终极目的在于育人,即解决“培养什幺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基本共识。遗憾的是,目前高校背离这一目标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重学术、轻教学”;二是“重教师、轻学生”;三是“重行政、轻教师”;四是“重管理、轻教育”。必须克服上述四大弊端,突显“教学中心”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做到教管结合、彰显高校的育人功能,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灿烂的明天。

一、必须改变“重学术、轻教学”的现象,真正突显“教学中心”地位

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重学术、轻教学”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评估包括不少大学自身的评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过于看重一些类似论文、科研项目与成果、重点实验室建设之类的指标,动辄核心期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国家级实验室等,而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水平及其效果却没有相应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对其毕业生走到社会以后的情况基本上也缺乏跟踪调查。不可否认,学术是大学的主要特质之一,但教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不应是“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更不应是作为晋升职称的主要砝码,而是为了“育人”,即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离开了“育人”这根本目标,高等教育(包括其他层次的教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学”,而不在于“学术”,学术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孔子毕生“述而不作”,一部《论语》不过是他与弟子们的对话语录,但他因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便足以成为“万世师表”!老一辈先生也有不少是“述而不作”的:黄季刚(侃)先生在五十岁前主要从事教书育人,着述多为点校笺识古籍,他言称“年五十,当着书”,但就在他年方五十时就过早地谢世了,他的着作亦多为他的学生整理出来的讲课笔记。他之所以名声炽烈,除了他师从章太炎先生,性情耿介、特立独行外,很重的原因是他培养出了好几个国学大师级的人物,像程千帆、陆宗达、殷孟伦等。如今则不然,没有几篇核心期刊论文、不主持过国家级(至少省级)科研项目,就别想评教授,更不用说成为“大家”!这种政策导向是当前学术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要求,直接为掌权者大开方便之门,而把普通教师拒之门外。而掌权者拿到项目,或因行政事务繁忙,或因学术水平本来就不高,最终是国家出了一大笔钱发包了一大批项目,却换来了一大堆“学术垃圾”。因此,必须从政策导向、教育评估体系与标准上改变这种“重学术、轻教学”的现象,真正突显“教学中心”地位,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

二、改变“重教师、轻学生”的现象,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不仅教学的体系和课程内容由教师制定,即使是教与学的活动(包括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给定的框架中进行的,甚至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念讲稿、照本宣科,根本不讲方法、不顾学生感受,学生的自主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其创造意识也受到抑制。如何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自由人?答案就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其理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本位或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传统,始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居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处于辅助地位。在教学目标上,它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策略上,它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和个性差异等,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方面,它强调实践导向,按专业能力来构建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它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方面,它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教育教学评估方面,它一则考虑近期教学效果,即主要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则要考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的实际本领,即跟踪调查学生毕业后在行业和社会中的职业能力、道德水准、协调能力、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来。

三、改变“重行政、轻教师”的现象,在政策上真正向教学第一线倾斜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读书做官、“官本位”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行政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但在计划经济年代,行政人员与一线教学人员待遇差别不算太大,因而人们反应也不太强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观念冲击到高等学府,高校再也不是一片“净土”,权力滥用、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不亚于党政机关,行政与教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以来,不少地区绩效工资“偏爱”学校领导,已经引发一线教师的严重不满。

教育行政化最大的体现之一,就是对于行政级别的重视远远大于对职称的重视,更大于对实际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视。因此造成了教育界“级别情结”相当严重,大学中没有“教授治校”而只有“官员治校”。更有甚者,这些官员凭借手中权力把职称捞到手、把科研项目、分配权力、教师职称评聘、个人升迁等“生杀大权”握在手,把一线教师变成一个个可以任意践踏的“草民”。社会上的“官本位”导致千军万马争考公务员;大学中的“官本位”让许多博士、甚至副教授、教授甘愿做一个小小的科长。一个行政科长有本科毕业水平足矣,可以在社会上随便招聘获得,而一个博士、一个教授却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国家与个人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付出与报酬的不对称正是当下“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体制对知识、知识分子的践踏。

不言而喻,高校“重行政、轻教学”的“官本位”风潮,必然导致教学一线精英队伍的萎缩和教师的普遍消极怠工,进而导致学校育人水平的低下。不彻底改变这种严重的“重行政、轻教学”的现象,遏制“官本位”风潮,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在政策上真正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大学的育人功能就很难充分发挥,育人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四、改变“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做到教管结合,真正体现大学的育人功能

“重管理、轻教育”是中国中小学的顽疾,更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通病,甚至不少高校存在着严重的“以管代教”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负责教育学生的人员严重不足。在我国,大学专任教师一般是不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充其量在课堂上通过专业课适当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上完课夹着教案就走。负责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大多以管代教,分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最多偶尔在公开集会的场合(如新生入学开学典礼、节日庆典集会等)作一通报告就算完事。院系领导虽有负责学生工作的,但大多不直接面对学生,直接面对学生的是辅导员,而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中常常被“弱化”,其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三四百个学生。在这样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学生的教育可想而知。

二是“以管代教”十分严重。校级层面,负责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基本都采取这一做法。以“安全教育”为例,普遍的做法是:高度重视制订学校安全管理和治安保卫制度,注重与干部和教职工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对学校安全隐患的整改也还重视。但是,在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上则比较盲目或随意。至于学生的法制安全课,虽按要求排进了课表,但基本没有分层的教学要求和具体的教学计划,尤其没有安全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和编排,教学也常常流于形式,有的大学根本不开设法制安全课程。这样的安全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以管代教”更突出的表现是学生一旦违纪,动不动就给予行政处分、甚至开除学籍;考试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就扣押毕业证或不给毕业。近些年来,被开除处分的学生把学校告上法庭的案例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教育,学校没有给学生自改过的机会。再者,新一代大学生心理十分脆弱,高校频频出现的学生自杀现象,也与我们平时缺乏疏导教育不无关系。

古人云:不教而诛谓之过。大学是育人的场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学生是大学和教师的根本任务。应把教与管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摒弃“以管代教”的做法,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按照学生个性和人才成长规律逐步引导学生成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大学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