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赵飞

[摘 要]针对听障学生的“工艺手绘”课程,既要体现出高等教育的专业水准,同时也要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工艺手绘”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着重分析了听障学生的认知模式,并提出了以听障学生为对象的若干具体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工艺手绘”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听障学生 工艺手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4-0176-02

随着听障高等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提高聋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关于探讨适合听障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这将对听障生的学习起到跨越性的促进作用。“工艺手绘”这门课程,是运用装饰艺术的法则和原理,通过特定的表现技法,对实用器物进行装饰,为产品提高审美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情趣。从课程结构层级关系来看,它是“装饰绘画”和“图案”的后续课程,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在产品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对“工艺手绘”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展开探索,阐述了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应对举措。

一、“工艺手绘”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

工艺手绘是指以装饰为目的或装饰性很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它具有美术与工艺的双重特性,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中,它以其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是一种最具大众性与时代性的艺术载体。随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工艺装饰艺术已经扩展到了极为广泛的领域,比如建筑艺术中的大型壁画、彩绘家具、彩绘工艺设计、身体彩绘等等。工艺手绘这种表现形式丰富、装饰性强烈,具有时代性和大众性的艺术载体,在公共艺术、装潢装饰、艺术设计中都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工艺手绘”传统课程模式的局限

传统的“工艺手绘”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标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兼具理论与实践,在教学方法上通常采用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多种教学手法,有利于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知识结构的全面与系统是传统“工艺手绘”课程的优势,但以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来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仍然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如何使课程内容更好地和行业需求相适应,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都是“工艺手绘”课程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工艺手绘”课程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着不足。第一,从教学的内容来看,传统的“工艺手绘”课程注重相对封闭的理论研习,缺乏对行业实用性内容的讲授。这是由于大多数从事“工艺手绘”教学的教师都是由绘画专业毕业的,他们多数拥有高超的技法,但是往往缺少设计专业从业人员所具有的行业素质。这种情况往往会使得课程脱离了行业的需求,转变为单纯的装饰绘画训练,这种封闭式的技法训练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无意义感,无法燃起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第二,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授课方式偏重于教师的理论讲解与学生的实际训练。一般情况是采取三步教学法,第一步即为理论学习,第二步是让学生对先前的理论所对应的范画进行临摹,通过直接感知,在脑海里形成固有模式。第三步是进行创作。这三步教学法虽然适用于大多数学科,但对于美术学科,特别是“工艺手绘”课程,则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潜力。第三,从教学对象来看,该门课程是针对键听学生的,作为聋人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工艺手绘”课程,其教学对象是有别于正常人的听障学生,他们因为听觉器官的障碍,对信息接收和处理的方式与健听人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决不能忽略听障者听觉丧失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听障生的教学方法,课堂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将形成极大的落差。

三、对“工艺手绘”课程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探索符合听障学生认知特点的视觉教学法

该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职三年级的听障学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是特殊教育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因为生理上的特点会影响到听障学生在认知、心理、社交等各个方面。在针对听障生的高等教育中,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选择,所有的环节都要围绕着听障人群独有的感知方式来进行。从认知模式上看,听力缺陷影响了知觉的完整性,难以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形象。已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学生认知发展方面比健全学生延迟约3年左右。虽然在听力上有障碍,但遵从补偿原理,聋人的视知觉更为敏感,更擅长于捕捉和理解视觉信息。在文字阅读方面,听力障碍使得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量要比正常学生少许多,导致其在阅读中存在客观困难。听障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逻辑思维发展迟缓,因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听障生的思维状态必然反映出其语言的发展程度。

正因为听障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较同龄的健听人迟缓,所以即便是到了高等教育的程度,在课堂上如果单纯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也一定会导致聋生理解上的困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聋人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大量的听觉信息,其中包括聋人理解困难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够被聋人接收到的视觉信息。以听障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工艺手绘”课程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随着视觉信息的不断积累,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对,最终形成概念并应用在创作中。建立一套教学图库对聋人教学来说是极为有效的手段,图库的内容涵盖各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的装饰工艺手绘作品、优秀的学生作品,包括一些作品的制作步骤图等。这些教学图片资料可以弥补学生设计素材积淀不足的缺陷,起到了开启听障学生眼界,提高审美水平,为创作提供丰富的视觉素材的作用,对听障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索激发听障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1.以任务驱动教学

关爱听障人,这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如果是过度、过多的帮助,忽略了对聋生独立性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会造成他们性格上的依赖,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缺乏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总是希望老师能代替他动脑筋解决问题,自己亦步亦趋地完成即可。介于聋生这种特殊的学习心态,若是以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教师的工作量将无限扩大,也不利于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任务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任务为核心来驱动教学,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该与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鼓励学习者发掘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刺激物,使学习成为自愿的事情。这种教学方法正好能够医治聋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特点。在“工艺手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课题任务的方式指导聋生 “真题真做”。以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的“工艺手绘”课程为例,将教学与校园新建的实训教学楼的墙体彩绘设计结合起来,学生按照真实的题目,通过自己的创意完成作品,最终由教师挑选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并正式在教学楼的墙体实施。任务与教学的结合,提供给聋生实战操作的机会,而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转换,不再是过去的讲授者,而是课程的引导者,主要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当他们遇到问题或偏离方向时给予有效的援助与支持。

2.课程与校外实训的结合

职业化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种倾向,对于听障学生的高等艺术教育来说就更有意义。因为听障教育的特殊性,对聋人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采取的是集中培养,这种与普通学生相互隔绝的安置方式,使得听障学生长时间地处于边缘化的群体之中,听障学生在心理上、思维上与同龄健听人相比,发展相对迟缓,社会化的程度较低,而教师也会无意识地降低对听障学生的要求,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脱离。而实训教学就可以弥补聋人教育闭门造成的缺陷,它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提高。

比如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工艺手绘”课,本身属于实训课程,就采取了到相关设计公司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由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指导教师,学院配备手语翻译教师,让学生以设计师、生产操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这种校外实训基地顶岗的形式,不仅提供给聋生实战的经验,同时为他们提供了与主流社会接触的平台,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聋人高等艺术教育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得教学方式更适合听障学生,这些问题都越来越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视。聋哑学生在学习中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根本性的和无法克服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聋哑人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接受高等学历美术教育的。着名特殊教育专家张宁生教授曾说过:“残疾人教育衰,则残疾人平等参与衰;残疾人教育兴,则残疾人平等参与兴。”随着社会主义和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我国聋人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高等教育的甘泉将会惠泽到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吴玲.聋童视觉学习的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4).

[2] 宠学光,和学新,王绽蕊.主动教育理论构建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 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4] 林虹.装饰绘画教学中对本体语言认识观和教学观的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2005(9).

[5] 庄子平.装饰图案设计技法创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