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摘 要]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新生研讨课因小班教学、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团队造诣高等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生活性适应和学术性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学生综合素质、学术资源等方面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生研讨课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团队,并做好配套保障工作。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新生研讨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5-0158-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如何应对学生适应困难、学习目标不明确、综合素质下降等问题,成为高校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不少研究型大学引入了美国的FYE(First Year Experience)教学模式,在大一新生中开设新生研讨课以帮助学生实现生活性适应和学术性适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地方高校应充分学习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新生研讨课模式。

一、新生研讨课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现代意义的新生研讨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学生的学业水平、生活背景差异性的增大,导致学生大量退学等问题出现。为应对这些挑战,许多大学纷纷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协助项目,包括构建学习社区、加强对新生的指导等方式。南卡罗莱纳大学的101项目因其完善的课程体系,成为各高校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并被誉为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的标杆。1986年,美国FYE研究中心在南卡罗莱纳大学成立,其使命在于研究新生研讨课,进行跟踪调查和推广实践经验。1988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68.5%的美国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1994年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上升到71.8%, 2003年这一数字跃升到81.6%,2009年则为87.4%,这些数字显示,美国高校对新生研讨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1]。

我国新生研讨课实践起步较晚。2003年秋,清华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新生研讨课;2006年,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开始在新生中开设该课程;随后,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大学陆续在大一新生中开设新生研讨课。总体上来看,国内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学校主要集中在“985”和“211”等国内重点高校,其新生研讨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专业知识类、学术研究类、通识教育类,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引导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今后开展学术研究做准备。地方本科院校中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学校相对较少,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效果等方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尚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

二、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新生研讨课作为帮助学生实现生活性适应和学术性适应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综合国内外新生研讨课的情况,不难看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采用小班教学模式

据全美FYE研究中心2003年、2006年和2009年三年的跟踪调查显示,班级规模在20人以下的学校比例分别为54.3%、55.8%和42.7%[2]。其中2009年的调查显示,62.1%的私立学校新生研讨课规模少于19人。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就采取15人编成一个教学班的方式,而普通的教学班是30~40人,这种小班教学不仅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还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个性,增加其与其他学生深入交流和成为朋友的机会,另外也有利于教师相对灵活地调整上课的时间、地点、情境等。

(二)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

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同,新生研讨课教学不以讲授为主,而是由教师督促和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文献搜集、合作调研等完成对问题的全面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成为研讨和活动的主持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者和协调者的位置,减少“正确”“错误”等判断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探究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的学术热情和信心。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快速和便捷,因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力符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课时少,内容精

新生研讨课的课时数一般比较少,通常在1~3个学分之间。美国FYE研究中心2009年新生研讨课的调查显示,课程占1个学分的为43.1%,占2个学分的为14.1%,占3个学分的为31.9%。尽管课时较少,但是教学内容却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确定的,通常包含了学科和专业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和关注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学分一般为1~2个学分,主要内容包括交叉学科的前言专题、研讨性实验课等,也有一些大学会根据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内容,比如南京大学的海外教学课程。

(四)教学团队优秀

教学团队成员在学术造诣、专业水平、组织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一些世界一流大学还鼓励诺贝尔奖获得者上课。我国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手册》显示,在教学团队70位开课教授中,有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院长或系主任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另外还有3位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浙江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主讲教师一般是各学院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名师、知名教授。这些名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另外名师本身的人格魅力、职业素养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地方高校新生研讨课开设模式的构建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尽管国内外新生研讨课的目标定位基本上都是围绕“生活适应性转变”和“学术适应性转变”,但是不同学校对目标的理解和定位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对该课程目标的理解主要是知名教授授课,就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讨。南卡罗莱纳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不仅由受过训练的指导者开设,还重视同辈辅导工作,吸纳部分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地方本科院校知名教授与重点高校大学相比,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新生研讨课目标应定位为促进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以及学习方法的转变。强调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开设,促进学生对大学、大学生活的适应和认同,明确个人在大学的专业发展路径,并逐步转变高中时代被动学习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新生研讨课的内容应更加注重以“适应”为核心,注重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以及专业认同感的培养。核心内容应主要包含提高归属感、培养专业认同、优化同辈关系和主题研讨。

提高归属感即通过体验、参与、互动等团队活动,增进学生对学校定位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增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结,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从而使其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中。培养专业认同即建立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关联,将传统新生教育活动通过系统、生动的小组活动、工作坊等方式,让学生从在校的学长、毕业的学长、任课教师等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所学的专业,构建对所学专业与就业、职业能力等的全面认识,了解专业学习方向,初步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优化同辈关系即发挥同辈群体因心理共融性、情感发展同期性等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重要影响[4],课程设计上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增进其相互之间的了解,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更能够交到志向、兴趣相投的好朋友,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主题研讨即研究性学习,与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研讨主题通常注重学术前沿性、跨学科性等特点的不同,地方本科院校各专业的研讨主题方面应适当降低难度,并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连接,降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学习信心。

(三)教学方法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实际,以及新生研讨课的特点,教学方法应以小组活动、案例教学和行动研究法为主。小组活动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法,蕴含了多种积极力量和因素,学生在与同辈群体的交流中发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独特的,这样既可降低不幸感,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同时还能够从他人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希望和力量。案例教学法在地方本科院校新生研讨课的应用中应注重案例的综合性、通识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比较高,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不会因为专业水平太高而达不到要求,而对地方发展所遇到问题的探索又可以增加其社会责任感。由于大一新生尚未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课,在学生学习方法转变和学术思想树立方面应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可以用从教师研究课题、校地合作项目中剥离出来的与生活及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或者带领其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和调研,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团队

优秀、合理的教学团队是保证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与着名大学由知名教授等组成的教学团队相比,地方本科院校难以望其项背。但是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服务面向来看,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讲教师应由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热爱本科教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团队除了包括校内教师、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之外,还应当积极吸纳校地合作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高年级优秀学生加入,特别是要有效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通过多元化、多层面的教学队伍的构建来保证新生研讨课的效果和质量。除此之外,由于新生研讨课授课方式的多元化、难度较大,还要对师资队伍进行适当的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掌握有效开展研讨课设计及组织的方法,从而保障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法

良好的考核方式是为了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降低挫败感,引导学生学习的投入。新生研讨课与传统课程不同,教师上课没有现编教材,教学方式也不拘一格,因此考核方式也应采取灵活的、以能力为主的综合考核方式。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特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个人评价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纵向评价和自我成长评价。同时加强对新生研讨课的评估研究,在每期课程结束后,向学生介绍评估结果,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以此来延伸课程效果的积极作用。

四、新生研讨课的保障措施

(一)充分调研,做好需求评估

尽管新生研讨课在国外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国内研究型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模式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但是这些模式和经验所要求的条件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自然状况、人才培养定位、学术资源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和探索中,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另外一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需求评估,全面了解本校学生情况,不仅要调查大一新生的需求,还要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掌握其对大一生活学习经历的评价,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曾经面对的主要困惑或难题是什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新生研讨课的指向和内容。

(二)改革创新,完善顶层设计

新生研讨课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推进远不止是增加一门或几门课程那幺简单,需要高校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成熟的顶层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新生研讨课的目标定位,即课程最终能够实现的切实目标到底是什幺,每个学校应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详细论证;二是构建教学管理保障机制,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应鼓励多元化、灵活性,相应的配套管理机制也应具备一定弹性,在课程内容、指导与评估等方面进行创新;三是完善对参与教师和人员的鼓励措施,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优秀教师和相关人员参到此项改革中;四是理顺新生研讨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实现新生研讨课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既包括与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也包括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衔接[5]。

(三)大胆创新,更新教育理念

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因此教师一定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突破和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对学生的认识也应该是从优势视角,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有效地给予放大,充分发挥其辐射效应。这就需要学校给予主讲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课程的内容、方式,灵活选择课程授课地点等。比如浙江大学新生研讨课就规定,主讲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开课专题。

(四)总结反思,重视评估研究

新生研讨课在国内实施的时间较短,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及时开展评估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投入、课程目标实现情况,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开设。高校可在每一阶段新生研讨课结束之后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参与的教师和学生回顾课程的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案、修订教学计划;也可定期在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之间召开经验交流会。在评估和总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为主要指标,还要综合其他各种指标进行评估,以保证其客观性,另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过程评估,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

五、结语

大学新生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由于其小班教学、教学方式灵活等特征,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受到师生们的欢迎,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特别是国内一些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初步探索出一定的经验和规律。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在生源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借鉴这种教育模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学生需求做好规划设计,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适应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2] 徐波. 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基于三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2):69-74.

[3] 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4):58-60.

[4] 赵丽敏.新生研讨课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质量提升探究[J].高教论坛,2018(5):23-26.

[5] 王坤,马驷,罗洁.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设计[J].大学教育,2018(1):1-4.

[6] 梁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评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25-29.

[7] 徐冬梅,王伟群,张英,何金林.基于新生研讨课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194-195.

[8] 江芳,王连军,谢慧芳,李健生.高校新生研讨课环境问题的案例教学实践[J].大学教育,2014(12):87-88.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