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利川 谢元敏 朱文琼 李公法 杨志文

[摘 要]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为社会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团,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剖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此模式能充分利用共享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整合社会资源,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实现联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2-0174-03

一、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概况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是强国之根本。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精尖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适应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德国探索并形成了“双元制”培养模式;英国采取了“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措施。研究表明,实践在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特点在于教、学、做三者结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1]。在智能制造的新形势下,诸多高校对机械专业进行了校企联合、共享资源、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探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仅有部分高校落到实处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为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武汉科技大学进行专业整合,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机械专业为例,只有加强机械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电气专业的融合,才能达到智能制造发展的要求。

在智能制造的大好形势下,机械专业在实现制造强国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 加快培养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使用人才。

二、机械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行模式下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工程项目开发经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智能制造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一)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受学术型培养模式的影响,现有培养体系设计缺乏针对性,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服务人才需求为目标, 侧重于应用专业技术、解决工程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现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学术化,实践教学形式化[2]:动手实践不到位,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未来将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因此要求其上岗后能直接上手解决企业的实际工程问题。然而,现有模式培养出的研究生人才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二)招生规模大,实践锻炼少

为填补社会上人才的缺口,我国扩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而研究生数量的上升、质量的下降,导致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增多,在培养经费不足和导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导师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的经费和精力相应减少[3]。同时,学生进行实验的设备价格昂贵,设施购买量少,出现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全面、实验设备陈旧等难题[4]。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开展实验、动手实践。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难以提高先进的专业技能。企业注重利益最大化,没有让研究生在实习期间真正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实践与实习缺乏合理的监督,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研究生数量虽多,但能真正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少,扩大招生规模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人才需求日新月异,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

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快,学校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模式经验化,缺乏创新性,导致供需脱钩现象越来越严重。智能制造人才要求掌握的知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有培养体系不再适合制造业的发展。智能制造这个庞大的行业,对人才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又多又杂。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学习比较单一,没有因材施教,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失去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如果培养模式改革不到位,研究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导师的工程知识比较欠缺,难以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5]。目前的研究生工程项目开发经验不足,实践训练少,无法培养出工程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发展的要求。

(四)考核机制缺乏有效性

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工业化培养已严重阻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学校对研究生能力的评价往往以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评价指标单一[6]。实践教学考核体制缺乏科学性,现有考核体系是以提交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形式来实施的。考核缺乏有效的监督,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使得专业型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不同方向的学生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也应随着方向的变化而改变。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考核体系也应与时俱进,否则考核就会失去时效性[7]。考核体系缺乏多样性,不能用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要充分考虑个人优势,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核,才能激发出每个人的潜能。

三、优化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其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我国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陷是在所难免的,需在改革中前进,在前进中改革,切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改革培养模式才能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智能制造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学校应以培养强大的智能制造人才团为目标。

(一)划清培养界限,形成新培养理念

导师应准确把握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之间本质上的不同,而不只是分开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应混合培养,有助于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应用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构建面向企业应用的课程培养体系;学习掌握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

政府或高校应组织研究生导师就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交流,互换意见,使导师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更好地为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指明方向。学校可出资派遣一些导师和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考察学习,借鉴他国研究生培养经验。学校为更好地了解市场行情,增强导师的企业意识和工程能力,派遣导师到企业学习,同时招收企业优秀人才为导师,实施 “引进走出”两步走战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秀的导师队伍能根据现有条件为研究生提供合理有效的培养路线。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人才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研究生教育并不是彼此独立、 互不关联的[8]。因此,要注重阶段之间的衔接。在智能制造形势下,应增加实践时间长,实施个性化教育,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培养精通某一技能的智能制造人才,发挥团队优势,建设强大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二)项目驱动,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

在研究生不断扩招、培养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校企联合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锻炼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使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确保校企联合落到实处,政府应出资补贴企业,企业应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重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极大成功。为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工程项目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应由以学校培养为主转向以企业培养为主,让学生扎根于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例如武汉科技大学与广州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多方共培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全面的“双导师”队伍,取长补短,互利共赢。校外导师侧重于指导研究生在实际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督,根据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表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培养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校内导师安排理论课程,进行理论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为实现校内与校外导师之间的协商,共同指导学生,学校与企业、社会建立了交流合作平台。校企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进行产品联合研发,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构建起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优化培养模式,增强创新性

培养模式应具有创新性,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形势下,共享已成为时代潮流,应优化培养模式,发挥共享的优势。在资源分布不均、育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共享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难题。

网络打破了地域限制,学校利用网络可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变化,这样制订出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实现资源共享,高校之间应建立交流平台,学校和社会也应建立合作培养平台[9]。在平台上可进行学术交流、技术互鉴,预约他校的实验设备或企业的先进设备。各高校可通过平台发布学校的学术交流会议公告,学生通过网上会议平台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报告。研究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问题向平台上的专业人士提问,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增加解决问题的思路。政府出资建立比中国大学MOOC更大的课程共享平台,实现全面课堂共享,达到同上一堂课的效果。此外,还要建立公共实验室[10],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能进行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为动态了解市场行情,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技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技术交流平台,如微信公众号、GitHub等共享平台。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可采取报销比赛费用、奖励比赛优异者的方式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社会上举办的各类比赛。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的有效性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设计、培养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保证,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监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

课程设计、实验具有针对性,实训专业技能具有时代性,考核评价体系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为确保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校外导师或企业相关人员应以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表现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而不仅仅是依据实习报告;在校内学习时,课程以课程设计和实验来展开,以报告、论文、图纸和设计的产品或者模型作为考核依据,应进行实验考核,而不应把实验报告作为唯一考核指标,这样才能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效果,提高学生分析、思辨和动手的能力。根据时代的变化、市场的新要求,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考核体系的有效性。知识大爆炸时代,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考核方式同样要具有多样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把比赛数量和质量纳入考核当中。

四、效果

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武汉科技大学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展现个性化,发挥团队优势,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首先,学生前往其他国家进行交流访学和企业实践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以项目为依托,利用社会资源,扎根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改革培养模式提升了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促进了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不再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而是以工程项目为依托,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作为论文主体,论文的质量有所提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荣获一等奖10余项;获得30余项授权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导师申请国家基金和企业项目的比例有所提升,获批准项目的数量也有比较大的增长[1]。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学生能学习感兴趣的知识。通过技术共享平台,学生能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发展的方向,能掌握一些前瞻性的技能。

五、结束语

国家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攀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做出必要的改革优化,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着一些问题,应优化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整合并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资源来训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优化课程体系,调整培养目标;实行多方共培机制,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公共设施,利用共享平台,开阔视野,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考核的有效性,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体现个性化,发挥团队优势,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公法,朱文琼,孙瑛,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6-8.

[2] 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12-17.

[3] 陈宇强,刘文辉,宋文炜,等.新形势下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61-63.

[4] 邵光华,魏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0):29-34.

[5] 吴小林,曾溅辉,岳大力,等.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03-109.

[6] 宋鸽,王建.工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77-279.

[7] 庞洪臣,梁永回,王贵,等.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J].大学教育,2019(3):77-79.

[8] 贾宇坤,罗建斌,李健.基于工程实际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42) :235-236.

[9] 王瑜,于重重,苏维均,等.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5-116.

[10] 齐福刚,彭娟.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8(3) :31-33.

[责任编辑:刘凤华]

[收稿时间]2020-07-10

[基金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Yjg201909); 项目驱动下地方院校“本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Yjg201901); 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改革与实践研究(Yjg201910); 国际交流合作背景下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Yjg201912)。

[作者简介]宁利川(1973-),女 ,山西原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