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萍

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目标下,以着力丰富师生精神世界为抓手,提出“润泽校园”的理念,并将其定义为“倡导沟通互动,讲求诗书礼仪,丰富精神生活的校园”。围绕“润泽校园”建设,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实践。

一、实施有效沟通,培育团队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更加依赖于教师集体的力量。有效沟通,是形成一个优秀集体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所谓有效沟通,是指教师之间思想、情感、意志以及专业、学术、技能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是一种旨在共同提高和发展、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行为。学校紧扣“教师素养的提高”和“校本教研的推进”两大板块的内在要求,着力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尽可能拓宽教师交流的渠道,促进有效沟通。

1.共同读书、荐书、换书。读书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生活应当让读与写来占领。为给教师作出榜样,我曾将自己仔细读过的30本教育书籍推荐给教师阅读,如《细节决定成败》《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教师手中的书越来越多,读书的欲望越来越强,他们主动要书看,换书看。书,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交流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个平台让大家交流并分享读书笔记、教学札记。学校要求教师一周内至少上传3次自己的教学心得、读书心得、生活感悟及有关建议,学校班子成员要带头做到。全校教师每天都热衷于“网上对话”,把校园网称做“心灵驿站”,校园网成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3.开办“教师今日谈”栏目。学校安排专人坚持每天从校园网上筛选出3则精彩的教师言论办成黑板报,供全校师生阅读。从2008年12月1日开办以来,一直坚持不断,为教学支招,为生活鼓劲。

4.编辑印发专辑。我校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随笔》自2009年9月开始,至今已出了12辑,约24万字。《教师教学研究》自2008年1月起,3~5个月出一本,现在已出了8本,约25万字。教师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凝结成刊物,在反观自我的同时,更增添了写作的乐趣与信心。

5.开通校园博客。2011年春节开始,我们又在“校信通”上开通校园博客,将交流平台由校内向校外广泛延伸。全校30名教师每人每周写一篇博客;有70位学生也在上面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最小的才上一年级。集体博客的建立,既可督促教师更深入地读和写,又可以从名师名家那里获得点评,还能让学生和北京、广州、内蒙古等地的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增长见识,自觉地调整自己。

有效的沟通,提振了教师精神,形成了一种读书学习、积极上进、团结互助、勇挑重担的风气。一个人无论他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纷纷援手相助,充分显示出教育大家庭的温暖。

二、诵读中华经典,植根民族文化

2008年9月,我们进行了隆重的“中华经典诵读”动员大会。诵读的经典文本是在查阅各种资料并请教北京专家的基础上选定的,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师生齐读文本,制作卡片,观看《弟子规》动画知识片,举办朗读比赛,形成了全校共读经典名着的高潮。年级组教师共同协商制订每周诵读计划,科学安排诵读内容,精心编辑校本教材12册, 开办“背诗大王”“《论语》诵读标兵”评比活动、诗歌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会等主题活动,印发《经典诵读工作简报》,为教师和学生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目录档案,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先进班集体”挂牌展示活动。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培育良好品质的热情。

三、重视书法教育,历练端庄品行

我们南关小学一直重视写字教育,学校提出要把写字教育作为亮点工程抓紧抓好抓实。每天下午半个小时的读书活动和半个小时的写字课是任何科目都不能占用的。学校制订了《教师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考核方案》《学生双姿评价标准》《写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要求全体教师把写字教育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每周必须完成一份“三笔字”作业。学校周周检查,月月评比,期期比武,将三笔字作业评价成绩纳入教师量化考核。学校还聘请书法名家举办讲座,教育学生明白写字与做人的道理,要求学生一笔一画地写字,堂堂正正地做人。

四、讲究文明礼仪,培育阳光少年

我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是在读经诵典的基础上开展的。每个月,政教处都会摘出《弟子规》的若干片段作为文明礼仪践行的重点。学校设立“小红帽文明监督岗”“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等进行监督,并制作“古今中外文明行”板报,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今,南关小学师生崇德向善、严谨有礼已蔚然成风。

南关小学“润泽校园”建设历经5年实践,收到了比较显着的效果。我们的体会是:“润泽校园”是教育人文主义思想的有效载体,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密切联系着真、善、美,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作者系汝州市南关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