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锋

多年前,因为“友善用脑”课题和Christine Ward老师结缘,并有机会远赴新西兰亲聆她的教诲。

依照学习课程的安排,我们分别参观了基督城两所学校。无论是学校规模、办学层次,还是师资水平、学生素质,这两所学校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回到路易·艾黎学院,经过Christine Ward老师详尽解答后,我们对新西兰教育初具印象。

“公平”教育

“公平”是Christine Ward老师介绍新西兰教育时多次强调的一个词。她说:“在新西兰教育理念中,学习是一个自然过程,是随生活自动发生的。”新西兰人一致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老师教学生不教学科,学生的入学、升级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准备和选择。同时,老师会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在Wharenui学校,学校无条件地接受来自各国的移民,对那些存在语言障碍,对学习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学困生,教师在课堂上会悉心个别辅导。这样的教育理念让我想起几千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新西兰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正是坚守着人类教育最本质的一面吗?就像一位教育家说的那样: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三自”教育

在观摩两所学校之后,对学生的课堂和课后表现,我们总结出了三个词:自由、自主和自我。课堂上学生是自由的,老师解答完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之后,学生就或进或出忙活起来。这几个在一起讨论,那几个在操作电脑,还有一群围着老师询问,有的甚至去图书馆查询资料。“自由”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学生不再逃避,更加潜心地研究问题,每个人都主动地去学,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自主的,答案也是多元的。对待一个“犯错”的学生,老师也不是去批评教育和具体指导,而是让他自己先去反思:“你知道自己错了吗?” “错在哪里?” “怎幺改正?”自我教育还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上,新西兰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没有分数、没有好中差,只有感受和建议,学生会对自己的作业按照评估标准做出自我评价。只有善于观察自己的学生,才会把自身的一切感觉、思维、情感、意志聚集为一体并指向自我,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新西兰教育的理念恐怕就是养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吧!所以,新西兰学生很早就会有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规划,而且学校还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即使学校没有指导职业规划的老师,也会从校外聘请。

生活化的教学

Cobham初中是基督城最着名的一所初中,他们的数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学校曾多次代表新西兰参加国际数学竞赛并屡创佳绩。Cobham初中课程开设齐全,学校代表队在参加数学大赛之前也不会安排过多的额外指导。这所学校除了有丰富的艺术、科学课程,还有很多例如钳工、木工、缝纫、厨艺、毛利语等生活化的课程,甚至在他们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发现课桌上摆着学生制作的足球、积木、建筑模型、红酒木塞、各类容器等。当我们问Trevor校长,学习这幺多生活课程对数学学习有怎样的帮助和影响时,Trevor校长风趣地说:“数学是生活的数学。”无独有偶,Christine Ward老师在给我们讲解“友善用脑”理论时谈到六个水平层次——认知、理解、应用、分析、创造、评价,也一直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是初步的,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

询问课

正如一位名师所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那幺我们怎样去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真正促进呢?在Cobham初中和Wharenui学校,我们都发现了名为Inquiry Learning的学习课,指导老师翻译成“询问课”。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可以提出许多匪夷所思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有人说,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传授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进程中来。新西兰的Inquiry Learning学习课提供给我们新的思路。

儿童阅读区和移动图书馆

在基督城每个社区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儿童阅读区,里面藏书丰富。即使在偏远的乡村,哪怕仅有几户人家,政府也会通过移动图书馆为大家提供优良的阅读条件。

在几年前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新西兰被称为最爱读书的国家,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被誉为世界一流。此外,从学校所在的大街到寄住的街区来来回回若干次,我没有发现网吧等娱乐场所。周末,我发现在街区公共草坪上聚集了不少学生,他们在寒风里奔跑、欢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责 编 肖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