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其面临的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力量,责任重大。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面临来自校内外的诸多挑战,增强政治鉴别力、思想引领力、网络斗争力和协同育人力是强化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的必然要求。以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例,认为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必须以加强政治建设为根本,以配齐建强队伍为重点,以提高素质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完善机制为保障。

[关键词]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中心项目“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路径研究”(2022YJJD0011);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增强对社会思潮引领力的高校思政课大小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2022JGB301)

[作者简介] 肖霞(1981—),女,湖南湘乡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A[文献标识码] G642.0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1-0169-04 [收稿日期] 2022-1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2]。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内涵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统筹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学生骨干等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培育建设网络评论队伍,是全面落实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3]。

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交织,高校是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培养什幺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力量,意识形态能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必备的核心能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意识形态能力是指这支队伍在面对师生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时,能正确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教育引导并处置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政治判断力、思想引领力、网络斗争力和协同育人力四个方面。政治鉴别力是指辨识各种社会思潮利害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现象、热点事件、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等从政治高度进行鉴别、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思想引领力是指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善于对内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网络斗争力是指管好用好互联网,掌控网络舆论主动权,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方向及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的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掌握网络思政规律,强化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协同育人力是指凝聚一切积极因素,让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的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三全育人”作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大思政”“大宣传”育人格局。

二、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高校因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已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的主阵地,西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都在试图争取高校师生,各种力量或明或暗渗透到高校,导致高校成为各种价值观的聚集地,有的境外组织甚至借着课题合作、科研支持、出国进修和奖助学金项目等幌子,将部分师生发展成其在华的“代言人”。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发挥育人功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必须具备比一般教师更高的意识形态能力,但新形势下这支队伍在这方面仍存在短板。如部分人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和重大政治原则性问题上立场不够鲜明、态度不够坚决;部分人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矛盾面前束手无策;部分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不善于凝聚育人合力。

(二)来自高校内部的挑战

高校是知识分子的集散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能。但部分教师信奉“学术研究无禁区”,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违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民族团结政策的言论常有出现,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中公然宣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言论。而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尝鲜和从众性。个别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享受主义错误思想影响,“三观”发生了偏差;部分学生习惯在网络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希望通过网络舆情发酵倒逼问题解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因此面临诸多挑战。但当前部分人没有切实贯彻“党管意识形态”的工作原则,不能有效引导师生识别、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渗透;部分人网络斗争意识和能力不强,网络正面宣传的影响力不够,不能有效处置涉校负面网络舆情。

三、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的途径探索

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能力是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必须直面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增强这支队伍的政治鉴别力、思想引领力、网络斗争力和协同育人力。

(一)理论武装,提升政治鉴别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辨识和研判意识形态问题的“照妖镜”[5]。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要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上,必须立场鲜明,帮助师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二)增强本领,提升思想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2]。必须在政治、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过得硬、使得出的本领,在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等工作上有扛得起、拿得下的本事[6]。首先,要加强学习培训。要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军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等人才计划,培养一批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扎实的突出领军人才;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国内访学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培养计划、辅导员骨干培训计划等,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骨干队伍;要有效利用各类培训基地、各种培训机会,提升全员的媒介素养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强化实践锻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必须立足时代、立足实际,深入师生,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敢于亮剑,坚持立破并举,坚持守正创新。

(三)审时度势,提升网络斗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三个务必”[1],其中就包含“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形势下,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升网络运用能力,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在实践中,既要敢于开展网络斗争,又要善于开展网络斗争。一方面,要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强化甄别网络信息、研判网络舆情、回应网络关切的方法手段和应对网络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网络引导和评论能力,通过开设专栏、发表网络作品、培育网络评论员等,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及时疏导负面信息,回应师生合理诉求,加强解释和引导,防范化解危机,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进认同的效果。

(四)完善机制,提升协同育人力

首先,要完善工作联动机制。高校党委要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统筹协调机制。要将政治标准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聘用、考核的首要标准,要切实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要求,同时,要将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培训规划。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研究细化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的专项津贴计算办法和发放标准,切实发挥激励作用,要进一步健全表彰奖励办法,如评选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最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评选辅导员、班主任年度人物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落实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政策;鼓励和支持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职攻读学位、研修、交流任职等,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要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完善优秀网络文章认定机制,增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创造力,打造网络宣传工作队伍,引导高校网络文化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重要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7]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长期以来有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称赞“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8]。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称赞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9]。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做出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决定[10]。广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政治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突出重要性,主动承担维护和推进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首先,要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解读和阐释,让广大师生听得见、能领会、可落实。其次,要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广西故事”,用事实、用典型、用数据总结好、运用好、推广好“广西经验”,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再次,面对西方媒体和敌对势力打着“维护人权”“宗教信仰自由”旗号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团结和谐大局进行诋毁甚至攻击时,要发扬斗争精神,理直气壮地揭示其意图并予以回击,尤其要谨防境外敌对势力借科研、资助项目等幌子对高校师生的渗透和拉拢。最后,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重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年度考核,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融入教学;学工队伍要将其融入党日团日主题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宣传工作队伍要进行专题报道和典型报道,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学校上下要联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持续打造“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为将广西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高校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2-11-1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8-22)[2022-11-15].https://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党〔2015〕31号[A/OL].(2015-09-30)[2022-1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510/t20151013_212978.html.

[4]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EB/OL].(2019-10-02)[2022-11-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10/02/c_1125068791.htm.

[5]谷少杰.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提升[J].人民论坛,2018(7):48-49.

[6]殷陆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如何打造[N].光明日报,2018-09-25(5).

[7]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2021-08-28)[2022-11-15].https://www.neac.gov.cn/seac/c103253/202108/1152266.shtml.

[8]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EB/OL].(2021-04-27)[2022-11-15].https://www.gov.cn/xinwen/2021-04/27/content_5603266.htm?jump=false.

[9]周仕兴,王瑾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N].光明日报,2022-10-21(4).

[10]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在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1-12-07)[2022-11-15].http://www.gxzf.gov.cn/szyw/t10911714.shtml.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bility of University Publicity Ideological Work Team: Taking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Forging a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XIAO Xia

(Publicity Department,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frontiers of ideology, and the situation they face is grim and complex. Propaganda ideological work team is the core force of ideolog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at present they are facing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 takes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forg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of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It is believed that to improve the good taste in politics, the thought leading power, the network fighting power and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manpower ar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propaganda ideological work tea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ity and ideological work team; ability of ideology; the consciousness of a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