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芳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有这样一段:贾母带一帮人乘船游花溆。贾母同媳妇们乘船先行,宝玉同姊妹们随后。时值深秋,河面上满是破残的荷叶,宝玉的船划不快,心中忿怒,于是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幺还不叫人拔去?”宝钗说佣人都忙,还没来得及清除,而黛玉却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同样一片残荷,在宝玉的眼中不仅无用,而且是前进的障碍;在黛玉的眼中,则充满了诗意,有着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破残”的荷叶,那就是学生的、教师的、乃至课本的错误。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希望学生(或课堂中的其他生态因素)出现错误,就像宝玉所希望的那样,课堂教学进行得顺风顺水,没有阻碍教学预设实施的“残荷”。着名教育哲学家杜威说,课堂教学就是对经验的不断修正。换个直白的话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各种生态因素相互校正、彼此扬弃的过程。

课堂上各种生态因素以不同形态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怀着这样的理念,就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课堂上的各种错误,就会生发出把这些“错误”变为课堂教学有效资源的智慧,协调好课堂生态中各个因素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性的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就如黛玉所认为的,有了这破残的荷叶,才有了这小河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溢着生命的活力,蕴藏着个性的张力。

杂草与庄稼,都是大自然的儿子,在其怀抱里,它们的生命价值是等同的,无所谓谁是“杂”,谁不是“杂”。同样,在课堂生态的怀抱中,所有生态因素都应当得到尊重,值得研究,值得利用。

生态课堂,首先表现为对课堂中各生态因素的尊重,特别是对学生错误的尊重。

残荷是荷的一种生命状态。同样,错误也是课堂中的一种生命状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一般是先否定,然后订正;教师自己出了错误,一是不敢承认,二是极力掩盖(或巧妙,或笨拙);对教科书(包括挂图等教学辅助材料)一味迷信,认为不可能出错。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强势、学生弱势。这种非此而彼的课堂生态观,是有悖生态规律的,势必造成课堂生态的失衡。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个性无法张扬,是对参与课堂的各生态因素的不尊重。

错误是课堂生态中各因素思维的结果。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思维,尊重他们的思维成果。学生会出错,有时是知识的缺陷引起的,这需要教师告诉他;而更多的情况是思维方向的不当引起的,这需要加以引导。引导是平等的,引导就是对学生思维与思维成果的尊重。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似一朵充满生机的花儿,虽然它们不一定都是芳香宜人的,但肯定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辉,是课堂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引导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思维做出“对”或“错”的判断,而是促使他们去反思自己的思维,或让其他生态因素的思维来影响他的思维,修正他的思维,烛照他的思维,使之洞透。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引导就是平等相击的两石,所给予对方的力量应是相等的。“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如此,课堂生态才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这就是生态学的法则,也是生态课堂应遵循的法则。

生态课堂中,学生以独特的生命个体平等地参与知识的建构,不同的思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提升。他们既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知识的提供者。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真谛之所在。所有参与者的思维都对自身进行“扬弃”,都对他人思维进行合理的吸纳,完善自己的思维,升华自己的思维。生态课堂中的思维既有竞争——思维的碰撞;又有相互依存——思维间的取长补短,和谐共生。生态的课堂体现的是对参与者的同等尊重。

生态的课堂,其次表现为平等地对待所有生态因素,特别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自然的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共生,不欢迎单一物种的入侵;课堂的生态,各种生态因素也应是彼此平等,平衡发展,而不应是某一生态因素的特立独行。教师若以权威的身份、知识的化身出现,学生就不能与事物的本质“发生心灵的交汇”,就只能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立着的“皮囊”。始终处在一个被动地位的学生,他们的头脑只能是教师思维的跑马场,成了其他课堂生态因素思维入侵的目的地。生态的课堂应是用生命去润泽生命,用智慧去启迪智慧。

阳光公平地对待大树和小草,给予它怀抱里每个物种以同样的温暖,给予它照耀下的每一个生命同等的机会,同等的尊重。生态的课堂,不能成为个别“优等生”的脱口秀。要给予课堂“中间人”——课堂上不发言也不捣蛋,课堂活动仿佛与他无关,进入“虚静”的那些学生——更多机会,让他们走出边缘,参与到对话之中,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进入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师是不能随便在他们那儿“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的。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原有的情感认同,都已经是生命的存在,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构成课堂的原始生态,应当得到同样的尊重。因为,学生知识的形成,是在其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延伸与拓展。就好像砌房子搭的脚手架一样,学生所形成的新知识,是在已有的脚手架上的延伸或扩张,而不是拆了已有的脚手架或是将已有的脚手架丢弃一旁的重新搭建。对学生原有知识的尊重,是把学生当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平等对待,加以尊重,让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课堂上有尊严地存在,有价值地存在。小草虽没有大树的伟岸,但它同样也能映出春的颜色。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受背景中比较突出的对象的左右。对他们来说,出现思维偏差是正常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急于做出是与非的判断,而应站在“此岸”,平等地和他们一同向知识的“彼岸”探寻,调动所有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他们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将新知识“顺应”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水到渠成地让出现“错误”的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这样的水到渠成,就是基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体,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生命个体都得到应有的关爱:困难时给予引导,平等地对待。

“残荷”是荷的一种生命状态,是繁华过后归于宁静的一种生命状态。课堂上的错误,也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是思维的果实。这果实虽味不甘饴,但也不是“垃圾”,应得到尊重。恰当地利用“残荷”,这样的课堂,才能涵养生命,飞扬激情。这样的课堂才是彰显生命活力的课堂。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唐刘学校)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