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华 孟宇

摘要: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根本的内容。哈尔滨市继红小学(以下简称继红小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各项要求为基本原则,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来启蒙道德情感、润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课程;德育实践;红色文化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2023年10月24日,爱国主义教育被正式写进法律,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爱国主义教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继红小学立足于学科知识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努力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红扣子”,培育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感,以爱国之心和强国之责为人生底色,立志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一、基于学科知识课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扎根于常态课堂,是继红小学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国家课程具有法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依托于国家课程,依据学情,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和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融入到一堂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一)思政引领

继红小学立足于思政课堂,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一直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七大主题教育之一。纵观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十册的主题,爱国爱党教育其实贯穿了整个学科内容,革命传统教育集中呈现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这个教育框题下,立足课堂、立于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

1.以党史为载体,注重价值引导。中国共产党用坚韧不拔的毅力、矢志奋斗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不负人民的担当,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例如,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话题时,教师会跳出历史教学,以井冈山精神为主线贯穿课堂,以价值观教育为课堂活动的核心目标。

2.读史料挖内涵,凸显精神力量。在爱党爱国的教育主题学习活动中,丰富的史料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四史”,重在把握基本内涵,贵在联系实际践行,引导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环境,更加珍惜未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文物的呈现,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以及对于当代之少年、当代之中国的意义。

3.突破校园边界,注重实践体验。认知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在预习作业、导学作业、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等设计中,尝试指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在教学“众志成城”这一话题时,为学生布置“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走一走以抗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公园”等综合性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脚下的每寸土地都镌刻着东北抗联英雄的红色印记,体会东北抗联精神,并于新时代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培育家国情怀。

(二)语文当家

语文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单元的课程资源极其丰富。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艾青的诗作为导语开展本单元爱国主题的探究,学生在《示儿》《题临安邸》等诗词的慨叹中,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在《圆明园的毁灭》的痛惜中,懂得铭记历史的意义;在《少年中国说》的壮志豪情中,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再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的学习中,聚焦中国汉字文化和保家卫国的斗争精神,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兴国的责任和意识,强化政治认同。

(三)理科探寻

除了文科类的学科课程,在理科课程教学中,也能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子。以科学学科为例,引以为傲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彰显科学精神的科学家故事,以及中国当今科技成就,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再如,数学课上,教师们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体验和感受祖国的强大。教师出示报纸上有关平均数的文字信息:人民日报上刊载的“中国50年间发射三百颗卫星”和“中国的GDP情况和水稻的均产量”等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平均数的具体含义,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的同时,再一次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各个领域发展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艺体熏陶

爱国主义教育在艺体类的课堂上也处处可见。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讲解国画、中国建筑等中华艺术之美,还组织学生创作版画、鱼皮画,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孕育文化自信中陶冶爱国情操。体育课上,教师结合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讲述中国人参加国际赛事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以体育精神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音乐课上,通过组织学生深情演唱红色主题歌曲并融入歌曲创作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演唱中抒发爱国情感。

二、立足德育活动课程,夯实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以认知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而真实的生活既是品德形成的起点,又是道德回归的终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依托于课堂教学,其作用非常有限,更多的活动应该在课外和校外的生活中,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更有助于学生认识、体验、思考,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一直以来,继红小学坚持开展德育常规活动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带领师生探究生活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德育常规活动课程

1.每周的升旗校会。通过升挂国旗、奏唱国歌的礼仪,校风校训的宣读,“百年历程”“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等爱党爱国主题教育内容融于国旗下的讲话,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意识。

2.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组织全体同学认真学习。在“奋斗成就梦想”“少年强、中国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等系列主题的观看和学习中,学生们记录下触动心灵的感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努力前行,用心学习文化知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德育实践活动课程

1.红色研学实践课程。继红小学曾经作为专门接受烈士遗孤的全国第一所烈士子弟学校,全力担负百年树人的重任,赓续红色血脉。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继红小学学生们会沿着先烈的足迹,践行红色之路,传承红色基因。在不同学年开展不同形式的研学实践主题活动,学生在寻找英烈足迹中,深受爱国主义的洗礼。听到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英雄事迹,看到各位先烈为伟大祖国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学生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满腔热情油然而生,缅怀革命前辈事迹,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卓越风范,做有责任、敢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2.纪念日实践课程。通过各种纪念日开展实践活动,是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学雷锋纪念日、“五四”运动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都是教师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学校通过演唱主题歌曲、诗歌朗诵、主题故事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感受中国人保家卫国的艰辛,从而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传统节日实践课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学校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春节时书写“福”字和对联、清明节追思“家风”、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中秋节“为家人做月饼”、重阳节“敬老爱老”,以传统习俗和优良传统“浸染”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体会镌刻在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价值观,培育有家国情怀的“小红娃”。

三、开发特色创新课程,凸显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学科知识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继红小学还通过开发继红思政课程和课后服务中的舞动诗词、梦回古朝、书写千年等主题特色创新课程,宣传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继红思政课程

每学期,继红小学都会结合时事,打造系列继红思政课———“躬行节约,少年之责”“走近七一勋章”“悼念袁隆平、吴孟超院士”……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感受“天边事”就是“身边事”,学生不仅对国家时事有了更多了解,而且感受到了当代楷模的精神力量,从而培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国际视野和爱国精神。

(二)课后服务课程

结合“双减”政策的实施,继红小学充分挖掘红色元素,在课后服务中,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设了各种各样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一句句经典、一首首古诗、一幕幕历史瞬间、一幅幅书法作品,童声相颂,童手相传,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收获;不仅仅是“双减”的提质,更是民族精神的继承。

1.“舞动诗词”特色课程。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铿锵有力的慨叹,振聋发聩的千古之问,传递的是精神、是信仰,学生在诗词中徜徉,体会横亘古今的爱国情。

2.“梦回古朝”特色课程。课上,教师通过对先秦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在听、说、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兴替,感受历史得收获,热爱历史知敬畏,以史为鉴明是非。让学生增强人文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书写千年”特色课程。一撇一捺,书写千年。书法集中呈现了汉字的艺术之美,不同的字体传递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审美,中国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音美如歌,写尽了千年智慧、千年文化、千年精神、千年传承。学生们在课程中理解、感受和体会中国汉字的美丽和魅力。学生们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走近中华文化、感受先人智慧、体会传统美德、培育文化自信,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的课程链接,与学生的生活对接,爱国精神就会播种在学生的心间,慢慢生根、发芽。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动力,精神不竭、动力无穷。待到凌云之时,相信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在爱国情怀的浸润下成功实现,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法治社会下教育者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教育人的使命。

见习编辑/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