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摘 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读写结合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内化,进而极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中,存在主体缺失、缺乏整体、形式单一、忽视评价等教学问题,因此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即“深挖教材,整体设计;丰富方法,双向发展;科学评价,深化能力”,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8-77-03

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成了当前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加大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写结合的内涵及意义

读写结合,是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理解文本中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写作则侧重于知识的实践运用,它基于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加以运用,以作文的形式来表达出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获取一定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读中促写,能够增加理解,优化写作能力。读写结合的方式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而获得写作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其次,写中促读,激发阅读兴趣。读写结合不只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有效的读写结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去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实现读写能力的双向提升。同时,还能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从学习视角来看,读写结合在双向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学生具备阅读与写作能力时,有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驱动力,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主要在实践中探索读写结合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技巧较少,因此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主体缺失,兴趣不佳

有的教师仍以“说教式”教学为主,机械性阅读依旧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无法主动地去探究理解阅读材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对需要阅读的文本不感兴趣,读写结合就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落实。

(二)缺乏整体,读写割裂

读写结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定要求,它更为注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把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有的教师缺乏对单元主题的整体考量,仅从单篇文章的自身特点出发,这就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其次,有的教师更关注单一的阅读理解,在阅读内容、方法上讲解较多,注重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忽视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总结阅读收获,但并没有及时对其中涉及的写作方法进行总结,导致学生虽然会读,但是缺乏对阅读中写作方法的把握。

(三)形式单一,实践不足

读写结合是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它将阅读与写作融合于一体,最终落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部分教师会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设计写作练笔环节,但方式较为单一。在开展读写结合的实践教学时,教师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更注重其仿写训练,使学生的创造力无法得到有效激活,写作时在审题立意、选择素材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写出的文章缺乏新意。从长远来看,过于单一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利的。

(四)忽视评价,抑制效能

读写结合是一个需要持续跟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它需要科学的评价作为支撑,促进其作用和效能的发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较为注重学生的写作评价,对读写结合的综合性评价较少。一方面,教师自身忽视此方面的评价,评价过程也较为简单,无法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读写结合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它涉及的面较多且广,在实施评价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对此方面的评价体系研究较少,不能得到有效的参考,就无法制订出适合学生的评价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读写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根本性提升。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教师要及时革新观念,正视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方法、评价入手,积极优化教学措施,促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双向提升。

(一)深挖教材,整体设计

想要发挥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效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设计。教材作为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落实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基础,需要教师细致钻研,从而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科学规范的读写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树立单元整体意识,而且还要基于教材中鲜明的主题编排特点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师应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以单元主题为基础,紧扣单元文章中读写结合的关键点,对单元中的文章进行整体考量与安排,以此设计教学活动,让读写结合教学能够落到实处,使学生学所有思、学有所用。

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爱国情怀”,单元选编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四篇课文,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从读写结合视角来看,这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训练要素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表面上看,很难用要素统领的策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规划设计,但认真解读单元内容和目标后,就会发现阅读训练要素和写作训练要素都能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且写作训练要素训练也可以在阅读学习中埋下伏笔。在具体教学时,虽然习作的重点学习目标与阅读的重点学习目标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课文与习作话题在情感上的相通,会为在习作时的想象提供积极的情感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情感上的促进作用,自然地激发学生想象和表达的热情。

(二)丰富方法,双向发展

读写结合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的学习过程,它更为注重锻炼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从“双向”视角出发,采取多元化教学,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双向教学法融会贯通,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1.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有效的读写结合要以阅读为基础,来进一步推动学生朝着写作成功之路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写作方法和知识。其次,教师要强化写作实践,开展多样化的练笔训练(仿写、缩写、续写、创编等)。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进一步将知识迁移内化,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第一,开展仿写训练。仿写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它是以读促写的典型训练方式。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习文章中的语言特点与结构,模仿文章中的表现手法、情感寄托等方面,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走月亮》一课的仿写任务是: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文章,并指导学生对第六自然段的原文结构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多种感受:实景+想象,即由所看到的已经被修补过的坑坑洼洼的村道+想到收庄稼前修补道路的风俗;由所听到的沟水汩汩+想到在沟水浇灌过的田地里劳作和游戏的画面;由所看到的稻田+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及我对阿爸的思念之情。其次,在仿写训练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两个问题:写什幺(月下某个情景,如散步、嬉戏等活动的见闻),怎幺写(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路线、由远到近、由近到远。②注重多种感官的体验,采用多种修辞手法。③想到了什幺)。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使学生牢牢掌握这样的写法。

第二,开展缩写训练。缩写是以读促写中的重要实践内容。有效的缩写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概括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中,要求根据我国着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进行缩写。教师要让学生在细致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厘清哪一部分要主写,一方面训练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写作时要有重点,分清主次。

第三,开展续写训练。续写是以读促写较高层面的学习训练,它强调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与创造性。续写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遵循文章的思路,进行深层次的想象创编,从而实现文章的有效延伸与拓展。例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选用的是文言文版本,相较于白话文,文言文即使有注释,理解的难度也会大幅度增加,因而教师需要提前将文言文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且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语言。教师需要将这一课中设计的知识充分融入阅读的整体环节中,并提出让学生续写,或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对精卫填海这一行为进行判断,思考这一行为的现实可能性,想象精卫除了填海,还有什幺选择,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和产生新的思路。

2.以写促读

课程标准针对阅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写”是阅读复述与交流活动的主要手段,可借助“写”来促进“读”。基于此,以写促读作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另一种教学方法,它着重在写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创造及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后,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学习写观察日记。除了单元中所提供的几篇文章可以作为素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其他类型的观察日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打开写作思路,而且还能够发展阅读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从而将自己的读写基础不断夯实。

(三)科学评价,深化能力

读写结合是一个需要持续跟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科学的评价十分重要,它能进一步推动读写结合教学效能的提升。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加强读写结合的实践评价,具体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来看,要保质保量地上好讲评课,发现学生产生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写作时喜欢套词、套话,作文不具备真情实感,显得空泛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运用阅读案例进行示范讲解,深入分析,进而帮助学生在“读”中获取知识经验,切实提高全班学生的习作水平。

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要对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改进建议。例如围绕每次习作任务的读写结合点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哪里是闪光点而继续保持,哪里是问题需要改进,以此给予针对性的修改指导。此外,有效的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比的方式,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分析自己的优缺点,让学生掌握自主修改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检查能力与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