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强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文言文教学却举步维艰,始终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主题课型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把丰富的专题知识制作成资源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祭十二郎文》   主题课型   文言文   资源库

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且大多数文言文词语都会有很多义项,义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语境发生改变,词的表意指向也会发生变化。尽管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接触文言文,但学生的文言文整体答题水平不容乐观。在刚刚结束的高二下学期月考中,笔者班上参加考试的63人中,10分的文言文翻译题,6.0分至9.0分数段的只有两人,占比3.17%;3.0分至6.0分数段的有53人,占比84.13;而0.0分至3.0分数段的有8人,占比12.7%。通过分析试卷,笔者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文言虚词上,学生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虚词,就无法撑起文言文感情、逻辑、表达的语言大厦。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把词语的各个义项都教给了学生,但是这些知识点是孤立的,教师没有把这些义项的内在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只能学一个记忆一个。久而久之,对于这些知识,学生要幺随学随忘,要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那幺,语文教师应该怎幺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专家提出,教师可以通过积累大量的成语来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这个办法虽然可行,但是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消极心理。

针对这一情况,课题组教师经过探索,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教师没有开展虚词的主题课型教学,导致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知识。因此,教师应开展主题课型教学环境,强化教学点的针对性。下面,笔者以文言文《祭十二郎文》中的“而”字为例进行说明。

《祭十二郎文》出现了37个句子,它们依次是: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将成家而致汝。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故舍汝而旅食京师。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皆康强而早世。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少而强者不可保。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这37个“而”字句就是“而”字的语言资料库,教师可以参照古代汉语词典里“而”字词条下的义项,对这些“而”字的用法进行分类,然后每一类选出三个典型的例句,作为学生训练的资料库。然后,教师可以把高考文言文中的“而”字句整理出来,通过训练达到巩固目的。

除了虚词“而”,文言文中“其、何、以、若”等虚词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训练。这不仅是分开辨别的过程,还是词义联系的过程。这种方法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主题课型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昝红英,朱学锋.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虚词研究与广义虚词知识库构建[J].当代语言学,2009,(2).

[2]俞士汶,朱学锋.关于汉语信息处理的认识及其研究方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3]昝红英,张坤丽,柴玉梅,俞士汶.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7,(5).

※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新课程之阅读课“确立课堂学习主题课型”的有效教学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GS[2018]GHB3249。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