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兵

摘要:本文围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的内涵,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针对如何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内涵,为了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来创新教学方式。近年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它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加强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策略探析,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的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思潮,注重人的潜能开发和情感培养。它突出人的主体性,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进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有机统一,从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模式的探究,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为语文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围绕学生的阅读技能、语言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机械性讲解和训练,教师投入的精力不足,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只通过课堂表现和阅读测评成绩来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2.阅读和生活分离,不能因材施教

一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讲述知识,没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挖掘资源,没有全面融入生活化阅读理念;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等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习惯于按照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整体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提高综合教学成效。

三、融入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的具体措施

1.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开展阅读教学设计

学生的需求是决定是否开展持续阅读的重要出发点,所以教师可以围绕人本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内容、形式等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视角,构建系统的阅读教学目标体系,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如教师可以提前设定相关主题,征求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意见,然后与学生一起设计阅读教学体系,让学生主动表达观点,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前导入教学成效。

2.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营造阅读学习氛围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持续性,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微课、慕课教学或其他信息教学模式等,让阅读教学变得情境化,或者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参与和互动中更好地收获丰富的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法等,开展探究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阅读潜能和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阅读资源的深度开发,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他们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阅读素材或资源,鼓励学生到互联网平台去搜集资源,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全面提升阅读效率。

3.加强生活化教学,注重教学反馈

一方面,教师应联系生活,将阅读教学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并通过深度阅读训练、阅读写作融合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等,通过信息平台等加强师生互动,更好地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将人本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阅读教学评价中,以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记录、撰写心得,积累词汇等,为持续阅读和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岳惺菡.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2).

[2]任亚萍.浅谈人本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环县木钵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