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陈雨昕 张丽林 马香莲

关键词:家长教育认知;“双减”政策;认知偏差;观念更新

家长正确的教育认知将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圈,最终促进国家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1],意在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家长,其以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然后通过大脑的认知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以协助个体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国家发布的“双减”政策。因此,“双减”对家庭而言是一个重要信号,它可以促使家庭作出关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等方面的选择。其次,家长的教育认知也会对教育决策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当外界“双减政策”倒逼家长做出决策时,家长需运用其逻辑推理判断及认知能力来进行决策。然而,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家庭教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等显性因素,对于教育认知等隐性因素的关注不够。因此,探究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教育认知内涵意蕴、现状及原因刻不容缓,它不仅有利于消解家长教育认知的偏差,也有助于从教育认知的角度揭示家庭认知的本质,提升家长的教育认知素养,以此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圈。

  一、“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认知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建立在认知层面的,认知是人类普遍的精神生产活动。同时,认知是行为发生的起点和基础,行为则是认知外显的结果,认知决定着行为。首先,人作为有机生物体,认知产生的物质基础在于人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即认知是基于人脑的神经活动展开的。其次,在心理学领域,“认知”一词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二是认知图式中的“认知”。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将人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模块。其中的“认知”是指人获得、储存、转换和使用信息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联想(记忆激活)、思维、想象等环节。认知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人对这个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或者说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方式。通常当我们生活中讲“认知”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指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认知是主体进行教育参与的起点范畴,主体的教育认知水平限制了主体教育参与的程度以及教育行为的发生。主体拥有与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趋势相契合的积极认知是健康、和谐教育参与和发展的保证。

基于上述理解,家长的教育认知是指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家长逐渐形成的有关教育的本质、地位、作用和运行规律的一般理解。这种认知是在教育知识、教育体验、教育价值和教育决策等方面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2]。然而,由于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家长(认知主体)可能会对“双减”政策(认知客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教育认知偏差。对家长而言,教育认知偏差会影响其情绪、情感以及对“双减”政策的基本看法,导致家长非理性、非友好地认识和对待国家的教育善意,并因偏见或冲突的产生而导致教育参与已经偏离了正轨,甚至走入了错误的方向,甚至影响学校教育目的实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

  二、家长的教育认知存在偏差的原因

针对家长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既需要从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中找寻答案,也需要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现存的成才途径等方面寻找原因。

  (一)传统文化烙印

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粘连性,中华历史延续了几千年,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传统观念很难在一朝一夕中改变,它早已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家长教育认知也深深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从教育内容到目的,都深受儒家精神的影响。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认知在儒学影响下主要表现出两点。一方面,儒学强调学问和知识崇拜权威。自古以来“满腹经纶,饱读经书”之士都是备受推崇的,家长普遍接受知识在儿童成长中是最为重要的这一观点,以此实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这种知识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成就了家长的“知识优先论”教育认知。另一方面,儒家传统教育强调学而优则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育对于社会分层流动的功能。家长们深知唯有通过教育这条通道才能实现阶级的向上流动,然而向上流动是艰难的且成功率极低,于是家长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子女争取最优质的资源,由此形成的普遍竞争的社会教育环境也影响了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文化之根,意义深远,家长教育认知在无形中被深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

  (二)成才途径相对单一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然而,当前教育制度中国家成才途径单一,使家长的认知深受影响。首先,教育制度的束缚,当前的教育制度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学历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导致家长只关注学生考试和升学,而非真正的学习和探究。其次,社会竞争的压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历成为获取高薪和高地位的必要条件,因此家长往往会将孩子的学历作为自己社会地位的象征,从而过分强调孩子的学历。再次,教育观念的滞后,一些家长仍然认为,只有通过学历才能获得成功和尊重,忽视全面发展重要性,混淆学习的本质,不是只为了强调学历,而是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最后,宣传媒体的影响,部分宣传媒体过分强调学历的重要性,将那些没有高学历的人描绘成没有前途和价值的人,导致家长对学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三)“假性”资源短缺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人民对教育的要求由“有学上”提升为“上好学”,而教育资源的短缺问题仍旧无法忽略。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因发展水平差异而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短缺: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种结构性短缺在教育系统内部表现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平衡[3]。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家长和学生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而竞相角逐,但是许多弱势阶层的家庭和学生受到高昂的教育成本和教育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缺乏对教育目的与意义的正确理解,甚至将其视为社会分层化的专属工具。

“假性”资源短缺源于“教育信息不对称”,“资源缺失”和“信息障碍”,源于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及不同经济情况的家庭所面临的教育资源和信息不平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假性”资源不仅浪费了家长的金钱和时间,而且也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一些家长因为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因素,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具备更好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容易准确判断教育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相反,一些家长由于缺乏这些资源和信息,往往会产生认知偏差,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与家长在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态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例如,谢红荣等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背景和职业地位与家庭教育投入和教育网之间呈现出显着相关性。这些不平等的资源和信息分配不仅影响了家长的认知水平,也间接导致了他们的认知偏差[4]。

中国社会现在处于快速发展期,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子女受教育的期望也日益增加,然而教育资源的分布却越来越不均衡。由于许多普通家庭缺乏获取教育资源和信息的途径,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信息,往往很难获得其他更准确和科学的评估方式,不能够全面评估教育资源和教育形式,更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家长教育的专业化培训和信息传递,倡导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家长的正确教育意识和认知水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三、“双减”背景下家长教育认知的观念更新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家长的教育认知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家长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变,更新他们的教育认知。

  (一)正确解读及领会政策要求及价值,回归教育本真

国家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并将工作成果纳入县、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和成效[5]。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排斥和抵触是不可取的,他们需要正确解读“双减”政策,理解国家政策的真实意图。首先,家长需正确理解“双减”政策要求。“双减”政策旨在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而不是让孩子失去竞争力。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政策的要求。其次,家长需认识到双减政策的价值措施。其价值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深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政策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政策的实施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家长需定期与学校和教师沟通,以便正确理解和纠正对“双减”政策的认知。

  (二)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优化人才选拔机制

在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假性”资源短缺不仅限制学生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还导致社会对教育期望出现偏差。为应对这一挑战,需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优化人才选拔机制。首先,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如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方式,广泛吸纳各类社会人才,丰富企业人才库。再次,完善人才选拔标准,除了专业技能考核,也应关注候选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文化适应性。最后,建立激励制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这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应注重合理的薪酬结构和长期激励措施。给予培训与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增加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回归教育本质

学校教育的评价指挥棒决定其办学导向,为使“双减政策”更易于家长群体的理解和接纳,需要改革学校教育评价方式。以往的评价可能更多停留在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和精确测量上,而“双减”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还要求从实际活着的人(主体)出发,对评价对象之于人的意义价值做出判断。首先,采用多元化考试形式,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应引入口试、小组讨论、项目报告等多元化的考试形式。其次,增加平时成绩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提高平时表现的比重,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次,实施综合素质评定,除了学术成绩,还应将学生的品德、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纳入评价体系。最后,建立公正客观的多元评价机制,全面地评估和检验孩子各种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全面发展和锻炼,帮助其适应好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2]田良臣,杨巍,张剑心.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研究——以江苏省20所小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1):28-41.

[3]陈洪泽.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6):120-122.

[4]谢红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01).

[5]马利.以学生为本,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N].河北日报,2021-09-21(002).

基金项目: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双减背景下家长认知更新及应然行动”(项目编号:S202210721030)。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