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年

〔关键词〕 新课标;阅读教学;语文观;

语感;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18—01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新课标对中学生作了具体的阅读安排,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着”。由此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做好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间接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语言文字反映出来,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去感受和了解古今中外人们的生活。一个语文阅读能力高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更深刻一些。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引领他们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理解生活。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叶圣陶也说,课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以课本为引子,教会学生去认识生活,让他们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更大的愉悦。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并亲自参与社会活动,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亲密接触”。某一个假期,笔者将学生组织起来,分成小组,每一小组可以自由选题。教师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工作,让他们对生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可以是交通方面的,也可以是环保方面的。笔者要求学生将调研结果用文字表述出来,开学后,每一小组向全班同学作调查研究报告,其中以《对兰州市噪音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兰州方言特征》《甘肃少数民族调查》《兰州市街道商铺错别字不规范字调查》为题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另外,笔者还把大量阅读资料推荐给学生,并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阅读,以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拓展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写周记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途径。只有阅读与生活融合,课堂与生活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赶进度、挤课时,以学生多做题为重,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往往把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一目标给忽略了。课堂上缺少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语感是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的,而朗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最重要的一条途径。笔者在平时搜集、整理了大量阅读资料并提供给学生,这些资料内容丰富,题裁多样,不拘时空。其中有古诗词,有短小精悍、古今中外的散文和小小说,等等。笔者利用早读时间把这些课外材料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去认真阅读。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反复的训练中他们的语感能力也初步得到了提高。除了利用早读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外,笔者还利用课堂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笔者经常精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近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以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能力。在反复的阅读训练中,学生自己悟出了一些读书技巧,从而逐渐提高了语感能力。

三、传授阅读方法

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三种文体的方法,譬如议论文的论点该如何找,记叙文的线索有哪些、该如何找,等等。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自己动脑摸索一些读书方法,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了阅读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它们去读更多的作品,这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日积月累的反复训练,学生渐渐悟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此时,阅读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