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栋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2-0082-01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认知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能开拓思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培养创新能力。

如,针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与社会保障”的教学,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小王的爸爸在化肥厂工作,每天上班8小时,月薪700元。过了一年化肥厂被私人承包,每天常常劳动10小时以上,双休日也得上班,而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最终因经营不善,化肥厂倒闭,小王的爸爸下岗。但小王的爸爸会修理自行车。便去街道摆了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恰巧此时,该镇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当地城管与小王的爸爸发生了争执。请问:(1)这一则材料从过程上来看可分解为哪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你是如何看待小王爸爸、化肥厂领导、城管领导三者之间关系的?(2)你阅读了上述材料有何启示?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然后将得出的答案让全班学生评议、争辩,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二要根据所授的课题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培养一般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1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发现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如,讲“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一问题时,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参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的做法是:(1)做好参观前的知识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堂上讲清“农业问题”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现状、农村问题和党的农村政策以及如何发展农业的途径。(2)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标。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该村的农业投入、抗灾能力、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收成、农业政策、村办企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等。方法是听介绍、参观、座谈、个别访问等,在活动中,要指明观察的重点。(3)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4)指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通过参观,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求学生用写观察报告的形式总结,并通过对比发现所观察的村子中存在的问题。

2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首先使学生了解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看问题的思维倾向。

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变化,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学生对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了很大提高。

3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努力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培养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