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跟宝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观念;转变;师生角色;教学

手段;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45—01

现代教育对数学课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教育教学新观念。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自主学习风格,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体的、独立的活动,学生是主体。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因而,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不存在绝对的后进生,需要的只是耐心与指导;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主体性发展仅仅看作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手段,而要把主体的发展作为数学课教学的直接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理解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数学教学上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的理论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社会情感交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当好一名“导演”,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教学手段的转变

随着教学理论方法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已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实践数学教学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指导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三是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中创新成分的提升。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题。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