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斌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育;想象力;艺术修养;

创造力;审美鉴赏;审美修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70—01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可以说,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部分要依赖美育途径来完成。在此,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审美感知

语文新教材中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情感美和生活美于一炉,这些作品无论在语言上、内容上和思想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特别是其中的“情”与“境”,都凝聚着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体会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美好情感,让学生的心境处于作者所创造的审美境界中,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境界。

如新课的课堂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有感情地范读全文或重点语段,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但光靠教师的范读还不够,还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使文中所描绘的景与物、所倾吐的情与意,叩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共鸣。

二、开拓美育空间,培养想象能力

美育空间的拓展除了要借助一定的客观对象,还要靠审美个体的联想与想象。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句、语段,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情感美和哲理美。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笔者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的情趣。

想象力是“人类的高级属性”之一,但是学生生活阅历浅,记忆中的表象贮存贫乏,想象力尚不发达,因而单凭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呈现形象,激起美感。如果把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诉诸视觉、听觉等,学生便可唤起丰富的想象。例如,录像片的声音和形象,可引起学生联想;听录音有利于突破学生的认知时空限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始终保持思维的活力。

三、开展审美鉴赏,增强创新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等,都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操练排演,可以提高学生对各种形象的准确判断能力,使学生用复杂的眼光去分析复杂的人物,不再简单地看人。尤其是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审美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如对周朴园复杂的性格分析,既要看到他作为资本家残忍、狡诈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作为一个人,内心深处有想要忏悔的一面。

文学艺术美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集中反映,如果在文学艺术上有了较高的鉴赏力,同时也就具备了对生活和自然的鉴赏力。对生活和自然的鉴赏力增强了,表现真善美的能力和准确性也就增强了。

四、提高美育层次,促进和谐成长

席勒曾说过:“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一个人的审美修养有多高,对美的理解就有多深,在美的世界里畅游的范围就有多广。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语文的审美理解力,通过情感体验达到理性升华。学生的情感往往停留在浅层次方面,学生注意的是画面上呈现的形象,喜爱的是轻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所以要培养学生适时地通过细腻的品味和冷静的分析去感受“理性的美”,领悟审美对象中蕴涵的“味外之旨”。

通过语文课程教会学生从周围世界(自然、社会、人生、艺术等)的美中看到精神世界的高尚、善良和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学会反省自身,乐于助人,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谐生活。

总之,语文美育就是要挖掘文本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鲜活形象与抽象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丰富的感情、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其和谐成长。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