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夫

〔关键词〕 高考;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21—01

高考诗歌鉴赏千头万绪,但剔除枝蔓,抓其纲领,不外乎三个方面,若用一字来概括,即“景”“情”“事”。下面举例论述。限于篇幅,每项只举两例。

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衬托作用。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字字写景,又字字传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情”。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幺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幺作用?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古代诗歌阅读。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幺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事”。叙事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强项,诗歌中的事是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幺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幺,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什幺?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幺?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编辑:刘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