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敬

【关键词】 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分析;备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119—01

比较2013年和2014年全国文综Ⅱ卷政治试题,总体来说,这两年的高考试题充分贯彻了“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内容渗透着新课程理念,彰显着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

一、坚持稳定为主,保持高考的稳定性

(一)试题分析

1.题型结构上:两年完全一致。选择题12道,48分;非选择题两道5问,52分。

2.模块分值上:两年基本一致。2013年和2014年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的分值上基本保持在30:24:16:30分左右。

3.试题难度上:两年基本一致,2014年要更为简单一些。两年的试题都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都没有超纲题,难度适中。

4.主观试题的设问上:指向性越来越明确。比如,2013年第38题第二问从人大代表角度提建议;2014年第39题第一问运用文化创新知识,第二问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

(二)备考建议

1.由于近两年的试题在题型结构上和模块分值上都保持了基本的一致,建议教师在复习备考时恰当安排各模块的复习时间,抓住重点,做到主次分明。

2.由于近两年的试题不偏、不怪、不超纲,难度适中,建议教师在备考时选择好教辅资料和模拟试题,同时在习题讲解过程中遇到偏题、怪题和超纲题要敢于舍弃,切不可误导学生。

3.由于近两年的试题在设问上指向性越来越明确,建议教师在复习备考时要在考点的精细化上下功夫,特别是要细化、细讲核心考点。

二、注重基础考查,特别是对核心知识的考查

(一)试题分析

高考越来越注重回归教材,尽管试题素材的选择、情境的设置灵活多样,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纲规定的核心知识。

(二)备考建议

高考试题虽然灵活,但高考试题的考查起点都是基本的概念、观点和原理。 所以,准确、透彻、多角度地把握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夯实基础,这在高考备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幺,如何准确理解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笔者提两点建议:

1.拆分法,即把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对这个概念的把握可以从:①劳动产品;②用于交换;③交换是有偿的三个角度进行。

2.比较法,即把相似的概念、观点加以对比,既找出二者的区别,又找出二者的联系。比如,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可以从二者的内涵、作用、关键词和命题旨意多角度去比较分析。

三、突出能力立意,重视考生对所学知识在情景材料中的运用

(一)试题分析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考试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来看,高考试题并不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照搬”,而是要求对知识进行“甄选”。其实,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所提出的四点要求,归结到一点无非是将所学原理与试题所呈现材料的对接。

从2013年和2014年全国文综Ⅱ卷主观大题的设问来看,设问基本都有一般模式,即结合材料,运用××知识(观点)分析(说明)××问题。这种模式,其实就是要求考生把所学知识与材料进行有效对接。

(二)备考建议

1.从事文科教学的一线教师都有一个同感:考生对试题背景材料的阅读质量直接关系到文综成绩的高低。所以,加强考生对试题背景材料阅读能力的训练就显得举足轻重。笔者根据自己近两年的教学经验,建议教师在复习备考中每周抽出一定课时对学生进行材料阅读能力的专项训练。

2.之所以要提所学知识与背景材料对接的技术性操作问题,主要是考虑到教材知识点过于繁多,加之近年来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篇幅过长,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点和背景材料进行“关键词句法”的提炼,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第一轮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精炼化的总结。再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背景材料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在材料中寻找关键词句的习惯。这样,学生用提炼好的知识点去对接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既简便又能抓住解题的要点。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