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琪

【关键词】 中职生;心理健康;暗示;自

信;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38—01

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成就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心理暗示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份好心情。面对学生应报之以友善的微笑,面对学生的每一份付出、劳动,或者所取得的成就,教师应及时点头微笑以示肯定;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心理暗示操,即学生每天在心里主动认为心情好,如“绿色好心情”、“我快乐,别人也快乐;别人快乐,我更快乐”,默念一些能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如“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我要坚持”、“我劳动,所以我快乐;我付出,所以我收获”等等,主动要求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

二、主动欣赏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留心生活,欣赏生活。面对身边的人、物,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此时眼中的人、物都涌动着灵性和活力,洋溢着无可比拟无可复制令你惊叹的个性色彩。学生自己也就不会觉得生活是简单的复制,生命本身也没有优劣之分,心理反应上也就不会有枯燥、嫉妒、仇恨,反而是美好、友善、和谐。面对自己时,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要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生命在自己美好期许里的旅行。

三、多游戏,多运动

利用课间、班会时间组织学生作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比如猜谜语、对歌、串成语、开心辞典等。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处于轻松的情绪状态中,逐渐弱化、淡化甚至遗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和心理压力。面对课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强调“张”,而忽略“弛”。跑步、打篮球、打羽毛球、跳绳等适合学生体能的运动,不仅把学生从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大脑完全进入休息状态,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把学生心中的烦恼、焦虑、抑郁等情绪释放出来。

四、多书写,多阅读

情绪的平衡最终要靠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来完成,魏书生老师认为写日记是一个道德长跑。学生通过写日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也就是一种反思,或者心灵对话,捋清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干扰的种种现象与本质。在对生活加深认识的同时,情绪得到控制,心情得以平静,精神也可以得到升华。写信与朋友、老师、亲人交流也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控制。 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好作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地强化;通过阅读好作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与生活;通过阅读好作品,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美好的精神空间;通过阅读好作品,用伟大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五、坚定信念,执着理想

处在成长期的中职学生容易丧失面对生活的动力。教师辅导帮助学生面对学习生活要有坚定的信念,对自己的成长期望和理想要执着,并愿意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通过班会活动和个别谈话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坚定信念,执着理想”的要求和教育。教师对个别学生要帮助其树立生活和做人的信念与成长理想。

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对中职学生来说,普遍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而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自卑的人其实是第一个确信自己失败的人。造成自卑的客观原因是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生理的缺陷、生存环境的恶劣、社会的歧视,主观原因是屡屡事与愿违以及多次失败的体验。这两个原因造成了自卑者内心的痛苦和不平衡,从而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和客观地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并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来缩短差距。教师也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寻找和积累成就感,克服自卑,找回自信。

七、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知识、情感的收获。教师要辅导学生通过尊重、理解、宽容、大度来赢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也才能作好自己的事情。

总之,中职生德育工作要做到位,就必须从学生灵魂深处去塑造学生,这时候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做好,做到位。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