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康银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115—01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核心。那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有良好的“土壤”。 如,教师要放下架子,改变“权威”的观念,做到“三变”,即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问”;还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在政治课堂的具体教学中,要做到课本让学生看,问题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并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给予积极评价,及时对学生闪现的思维亮点给予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思维的体验。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疑是思维的基础。古人说:“疑者,觉悟之机也。”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也正是这一道理。因此,教师在讲述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讲解“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时,可在投影片上制作一则小寓言:汽车上的车轮子与方向盘对话,车轮子质问方向盘:“你为什幺老卡住我的自由?”方向盘反驳:“听任你随心所欲,只会滚到歪门邪路、陷入深渊泥潭,不能自拔。”引导学生思索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三、拓宽学生的政治知识领域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材中很多章节都是一些现有的结论,外加一段引文材料,学生看了以后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十分必有必要通过拓宽知识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内容时,学生对此观念不理解的不在少数,个别学生甚至产生这样的观点:“既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东部地区为国家创造税收最多,国家财政投资理应也最多,为何要用巨额财政投资开发中西部地区”或者“这些地区真落后,我长大了可不愿到这些地方去。”针对此情况,我向学生提供了两份材料,一份材料是党中央有关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方针、政策,另一份材料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和东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数字。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学生在发言中思维开阔了很多,从多角度展开探讨。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就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紧跟时代。因此,必须加强时事政策的教育。为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看报刊,如《中国青年报》《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阅读新闻,然后结合课本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并将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举办小型辩论会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则不如无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的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在学生中征集辩题,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最终确定辩题,辩论的整个过程从主持人到辩手、记时员、评委全部由学生担任,老师只负责组织、管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做最后的点评。辩题可有关盗版问题、早恋问题、学生打工问题、成功与失败问题等,都是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辩论不仅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协作精神得到加强。学生可自由辩论,各抒已见,辩论内容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律予以肯定。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辩论法的采用为学生的自由思维和充分想象创造了条件。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跨度大,现实性强。通过思维能力培养,可训练学生从纵、横贯串知识的能力,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开拓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