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关键词】 作文教学;教材;分段;美文;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097—01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语文能力的一大体现。笔者认为,写作水平不单纯是上一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还要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启发、训练、巩固,在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将教材与经验相结合

写作就是选择合适的素材,对其进行整合、加工和提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课文与学生的经验相似,此时,教师首先要花一番功夫,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与文中的相似点,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面对自己熟悉的经历,学生往往兴致倍增,说起来会滔滔不绝。其次,教师要从课文的优美语句、段落大意、写作思路入手,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经历,作者写得如此精彩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哪一部分内容应该作为重点浓墨重彩地写,哪一部分内容属于旁枝末节可以弃而不用。然后,教师应顺势让学生写作文,引导学生模仿教材的段落格式等,或者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这个时候,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体验,有感而发,有文可仿,写起来会得心应手。最后,通过习作与原文的比较,分析两种文章之间的差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修改。通过教材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胸中有物,言之有序,表达起来会更加顺畅,主次分明,重点明确。

二、注重分阶段常态训练

好的作文都是长期练笔的结果。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小练笔的环节。如,在低年级识字训练中,每学到一个词,在学生理解了词义后,教师都可要求学生用这个词口头造句,或者写在作业本上。在学到简短的文章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仿写作业等。到了中年级,开始作文启蒙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就不要太严格,而要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写,这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不受限制,自由发挥。如果刚一开始教师就对其作文横加评判,容易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到了高年级,教师就要依次教会学生如何写人、记事、状物,并把写作方法教给学生,训练学生掌握作文规律,做好写作指导,教会学生写作前的作文设计等。

三、引入美文浸润学生心灵

我国古代着名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学习过诗歌,会不会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社会交往,是衡量其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将中华古诗词融入到学生的心灵,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引导小学生诵读文质兼美的古诗词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教师应利用每节课前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各种优美古诗,先由教师领读,集体正音,然后教给学生诵读技巧。另外,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搜集名言警句、精美段落、名家名篇,在生活中让学生自由地体会诗意的美好。春天来到,让学生在诵读春天的古诗词中迎接春天的来到,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意,欣赏“二月春风似剪刀”带来的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不断观察、认识、体悟、表达所经历的一切生活现象。

四、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一些教具或者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课文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描写做详细观察,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汲取课文精华部分的同时,借助语文表达解决实际写作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又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在学生理解了“坐井观天”的含义后,教师提出:眼光狭隘的青蛙和见识广博的小鸟争执后会怎幺样呢?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所欲言,给出了很多答案。由此可见,教师积极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流畅,并能为写作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语文课堂还要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我探究,自主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对一篇课文的讨论,也可以是对一篇习作进行讨论。有的学生奇思怪想,教师要宽容待之,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教师要善意纠正。教师要知道,在课堂上,给学生敢于发言,大胆想象的空间,学生才会在作文中敢写敢说。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