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敏

【关键词】 看图说话;兴趣;观察;想象;表达;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47—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低年级看图说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看图说话要求学生“态度自然、声音响亮、表达清楚”,以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如何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启发诱导,全面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刚刚开始练习看图说话的低年级学生,在练习看图说话之前,应先启发诱导,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避免课堂气氛的枯燥和单调,教师要努力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启发学生,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用导语、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看图说话感兴趣的目的。

二、指导看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看图说话,看图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才是关键。对于初学的学生,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看图,第一,要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目的是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为进一步思考说话的内容、确定话题中心打下基础。第二,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图画。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时有所侧重,分清主次,重点部分要仔细观察。第三,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第四,指导学生在事物联系中进行观察,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看图立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思维力,看图说话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第一,想象要依图进行。也就是说,想象要根据画面的提示,结合自己的经验把图画的表象具体化,使画面没有表达出来的与表现出来的东西有机地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想象要围绕中心。在我们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中,已经对图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概念,有了要表达的中心,这样我们的想象就要围绕中心进行。想象可以使说话的内容更丰富,使表达中心的材料更具体。第三,想象要符合实际。想象不是凭空的瞎想和主观的臆造,它要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一致,要符合人们的经验和客观现实,只有这样的想象才能与画面内容紧密结合,成为锦上添花的妙想。

四、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看图说话不仅要训练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的实践中,丰富学生的语汇,通过语言这种外在的形式,固定和存储思维。因此,在看图说话中必须落实“说”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表达时做到:第一,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同时还要注意到前呼后应。第二,表达要突出重点,有主有次。第三,表达要注意语言的连贯、通顺和明了。第四,表达要注意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学生的表达才会流畅、具体、条理清楚。

五、评议总结,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指导练习时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特别是平时不爱说话、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锻炼,鼓励他们练习说话。说话时可以是一个学生练习说,其他学生仔细听,为评议做准备。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语,表扬优等生,鼓励后进生,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吸取别人的“营养”。对说得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今后更好地练习说话的信心,尤其对后进生,哪怕只有一点闪光处也要给予表扬,让其尝到胜利的滋味,激起其再次被表扬的欲望,使其走上练习说话的宽广之路。

在看图说话训练中,诱导、观察、理解、表达、评议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互相渗透,交错融合,统一进行的,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完整,都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也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兼顾学生的表达。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