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卫良 平玺香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确定目标;情感交流;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34—01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最基层单位的管理者,是联系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怎样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向上而富有凝聚力的集体,使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广大教育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了解研究学生,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要做好一群天真幼稚、各具特点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少年儿童的管理工作,只有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够及时掌握班集体的动向。那幺,怎样才能做好了解研究每一个学生呢?笔者认为从“望、听、跑、思、记”这几方面入手,效果会更好一点。“望”就是直接观察了解学生课内和课余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动态;“听”就是深入到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多和他们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他们的思想;“跑”就是多跑路做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对孩子的看法,了解他们隐藏的一面;“思”就是反思,将前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后,进行“记”,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成长记录档案,经过反复循环补充,就能够因材施教地制订出适合本班先进而又灵活的班级管理方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出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 加强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 加强交流,形成合力。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关爱、平等、民主的态度去沟通,加速情感交流的过程,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深入到学生中去,真诚地体会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开学生的心结,引导学生走出种种心理误区,健康成长,师生合力共同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2. 示爱与生,共建和谐。班级管理和组织的班主任是班级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最主要的是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时时、事事、处处为班级工作着想,班主任从两种方式可以体现一种务实的方式,具体可以表现在学习上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上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有细致的理解,表现在行为上要多采用谈心、家访、参加班务活动等多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教师文化内涵的体现,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展现一个良好的体魄与心理素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获得学生的尊敬。班主任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交流,以知识吸引学生、交谈说服学生、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感情,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一个法宝就是企业强大的凝聚力,他们的员工有着很强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的企业在遇到危机时才能顺利渡过难关。如果一个班级也强调团队精神,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地维护班级利益,又何愁班级不强?但目前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私、孤僻、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他们加强互相交往,培养他们交际活动的能力。注重同学之间的相互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把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的理念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时,班主任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生活细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不偏食、不挑食,倡导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文明得体的言谈举止、做人处事的良好行为习惯;礼貌待人、平等相处、不卑不亢的人际交往习惯和独立思考、专心学习、善于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自觉形成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