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乾

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一文,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评论。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很多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出现了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会批评的茫然,于是听之任之或避而远之,这种做法引起了不少争议。

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师的一项权利也是一种义务,面对“批评”或“惩戒”这一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学会批评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急需掌握的一门实践哲学。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有两位大学生参加聚会,由于饮酒过多,错过了期末考试。回校后,两位学生给科任老师汤姆撒谎说,周一清晨返校途中,他们驾驶的汽车有一只轮胎爆了,没能及时找到修理工,结果延误了考试时间,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一次补考机会。汤姆教授听了他们的陈述后,同意他们参加第二天的补考。

第二天,两位学生被分在两个教室里参加考试。考试的第一道题目是简单的课本知识,占5分。考试的第二道题是:“昨天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一只轮胎?”占95分。两位学生做第二道题目时都傻眼了,前胎还是后胎?左胎还是右胎?他们陷入撒谎所带来的困境。于是,谎言不攻自破,汤姆教授宣布他们补考成绩不及格。但从那以后,他们不再无故缺席。

在我国,陶行知校长用四颗糖教育犯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被誉为批评教育学生的范型。他们教育学生的事例能带给我们什幺启示呢?

首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育技巧。汤姆教授运用智慧采用延时的独特方式,在补考中“施计”, 让谎言不攻自破,彰显了他“化干戈为玉帛”的教育机智。陶行知校长没有使用任何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表扬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也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不管是汤姆教授还是陶行知校长,他们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没有“空泛说教”,更没有采取汹涌而至、劈头盖脸地训斥和指责,而是选择温润和顺、春风化雨地感化和渗透教育,让惩戒变得温馨,充满爱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现实教育中,我们教师更多时候会用粗暴简单的批评或数落,这看似在教育学生,其实在爱的名义下伤害了孩子的心,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不该承受的阴影。

其次,要学会区别对待不同学生和问题。当前,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所采取的批评措施十分敏感,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就予以否定。作为教师要学会分析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的行为起因、过程和结果,不能只简单地根据学生行为的某个环节来决定批评的内容和形式。要科学地理清问题的实质,根据被批评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素质、一贯的品德表现等不同情况和特点灵活施教,选择适合该生的惩戒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勇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促使学生自我醒悟,并警示、教育其他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人格都能得到完善。

最后,要提供学生可自主选择的惩戒方式。惩戒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进步。如果我们还坚信“戒尺底下出优生”,还习惯于采取罚站、罚抄作业、体罚等惩戒方式,这无疑是教育思想落后的表现。在信息化、价值多元化时代,教师在惩戒学生的方式上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惩戒方式的选择是以让学生明白并改正错误为目的。衡量何种惩戒方式是适合学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学生能否接受和承受,如果教师不清楚每个学生能够承受何种惩戒方式,特别是哪些惩戒方式是相关学生根本承受不了的,而硬性使用一种惩戒方式,学生不但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与教师、同学甚至学校产生对立情绪,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惩戒与“适当”是有距离的,对这个学生采用的惩戒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恰当的。

批评和惩戒应是一门教育艺术,更是一门实践的教育哲学。汤姆教授和陶行知校长的批评惩戒方式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我们明白批评教育完全可以走出固定思维和套路,摒弃粗暴的“审讯式”、“戒尺式”等刚性处罚方式,采取理性的“自我发现式”“太极式”等柔性方式,避免“硬性”对抗,让批评和惩戒彰显“柔性”之美,在和风细雨和自我感化中悄然发生。作为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能随意性批评惩戒,也不能对学生犯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教育必须有批评和惩戒,关键是要把握批评和惩戒的尺度与方法,更要有适宜的“温度”和爱,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学好批评和惩戒这门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