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台县骆驼城镇中心小学

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是一群6~12岁的孩子,小学是他们思想品德、学习目标、认知观念最好的养成阶段,所以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中渗透德育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因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多样性,融合了不同学科之间相关的理论知识、生活经验,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爱国情怀,从而实现“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而小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丰富性、趣味性足以让我们在教学中做到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引导,让他们从知识、思想、品德、情感等中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成长。所以,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本着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为学生设计合理、科学、开放又充满趣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找到最佳的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如此,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而且对德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中,有很多实践活动是以生活为素材,围绕日常生活展开的,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联系生活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万不可仅凭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材死教书、教死书,而应围绕教材,结合生活,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并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实现知识与德育的双重教育目标。

三、在合作教学模式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合作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拓展学生思路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节日》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创意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搜集、整理我国的重大传统节日资料,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资料。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推广,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等素养。具体操作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工搜索图片、文字等代表这些节日的实物,继而自己设计,动手营造节日气氛。而教师除了要积极参与其中外,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委婉的教导,及时解决一些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每一个组都是一个团队,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倾听,融入大家的智慧,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如此,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了对《传统节日》这篇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了解到了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提高了其尊重他人、聆听他人意见的宽容品质,促进了语文和德育的教学效率。

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的丰富性、多样性有助于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放下课本,结合语文教材的多样性,根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给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以渗透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感恩演讲、人生目标演讲、培养自信的演讲等,这些都能从一定层面上健全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让学生更加尊重老师、感谢父母、团结同学,提高学生处事为人的能力,增强学生情感。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给学生开展爱心、安全、科学、爱国等主题讲座,增强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积极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从而有效完成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及德育教育的任务。

总之,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程中渗入德育要顺应学生的发展,结合语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利用一切契机挖掘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坚定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学习的态度,从而实现智育、德育双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