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华

【摘要】德育是中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形式。加强中职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道德理念,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从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中职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探究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3—0027—03

当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各级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部署,落实德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中职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技能型人才从现代化建设的特殊价值出发,阐述了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各地区如何把握中职生“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科学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为指导中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落实,《意见》提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具体的开展建议。但是,从当前我国中职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效果来看,其中面临的挑战也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与研究[1]。

一、新形势下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

1.德育目标模糊,缺乏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完善的目标体系是德育实践开展的根本依据。笔者在中等职业学校已从教多年,本地区大多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材在目标设计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之间的联系,难以形成合理的总体目标要求。同时,对职业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特殊要求缺乏深入分析,盲目照搬其他类型教育的德育目标要求,导致德育教学任务的设计缺乏特色,难以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实际相契合。

2.德育主题模糊,无法体现新时代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明确的教育主题能够将德育工作分解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模块,保证教育实践的可行性。但是,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在主题设计中,缺乏时代性,例如,在现行教材《职业道德法律》《哲学与人生》中,比较欠缺爱国主义相关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即使涉及到一些,模糊的主题内容、陈旧的主题思想、形式化的主题活动设计等限制了学生对主题思想的体验,导致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相脱节,影响了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

3.课程建构不合理,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目前,在中职思想道德教育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存在“短板”。如,在“大思政”的背景下,中职德育课程依然处于单打独斗的地位,课程内容与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个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沟通与融合,在德育课程中获得的思想价值观念无法在其他课程中得到印证,更难以融入到学生的职业教育中,降低了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4.教育引导方式单一,难以形成真正的实践效果。当前中职德育主要存在于课堂之上,教师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但是,从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来看,丰富的实践活动,良好的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等方式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层面的建构。由此可见,中职德育在教育引导方式方面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5.德育主体单一,协同育人的德育体系有待完善。学校并不是唯一的德育主体,家庭、政府、社会在学生德育培养中都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与家庭、社会等沟通不畅,家长更关心的是学生走出校门后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能否将所学的技术迅速变现,这种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之间的冲突,让学校的工作有时力不从心。此外,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一些不良的价值倾向对学生造成了错误的引导,甚至与学校的道德教育相冲突,而这种割裂的教育环境,必然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德育的相关对策

1.完善德育目标,体现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中职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应结合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特点,建构整体目标与具体目标,指导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总体目标设计中,中职院校应根据《意见》指导,明确德育目标,从宏观层面契合国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目标设计中,中职院校应深入剖析职业教育特点,构建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全员参与的德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同时,针对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细化目标,确保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完美融合,提高教育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凸显对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2.明确德育主题,凸显时代对中职德育的发展要求。中职德育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凸显时代发展主题,为引导学生融入时代洪流,参与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中职德育在主题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内容:第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设计德育主题,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列讲话,引导学生的认知理解。第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德育主题。例如,结合“爱国”设计《我和我的祖国》观影活动,组织学生以演讲、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现与祖国相依相偎的情感,表达努力建设国家的决心和信念。第三,结合中华文化设计德育主题。例如,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设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中提升文化自信。第四,结合信息时代背景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并端正态度,提高网络道德水平[2]。第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设计主题活动。例如,结合“工匠精神”设计主题活动,培养中职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格。

3.完善课程体系,夯实中职思想道德教育基础。中职学校在完善德育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的数量与质量,优化课程结构。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置思想政治必修课程,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并基于与时俱进的原则,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教材中,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大思政”的基本理念,将德育与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相结合,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实现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素养、人文道德情怀、专业技能的综合发展。此外,还应重视中职院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教师的聘用和培养,达到德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建,共同发展。

4.创新教育引导方式,构建养成教育模式。中职德育应突破单一课堂教育的局限,从课内外相结合的角度,为学生构建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全员参与的德育体系,创造良好的氛围,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导与培养。

中职院校应围绕时代发展主题,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例如,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我校组织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宣传各行各业岗位上的先进事迹,表演文艺节目,进行《我和我的祖国》等红歌演唱,在浓厚的活动氛围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同时,中职院校还应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文化环境,引导思想道德教育。例如,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引导学生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从优秀的技术人员身上学习,让学生的实训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造“互联网+德育”教育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思想道德教育覆盖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订学生行为规范,完善校园管理制度,丰富校园活动内容,从而利用文化熏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3]。

5.加强合作交流,构建协同育人德育体系。《意见》中明确指出,中职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政府、社会共同育人,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应积极开展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围绕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家校合作体系,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落实。例如,学校应积极组织家长委员会建设,利用家访、家校联合活动、家长学校等方式,引导家长主动参与,提高教育协同性。中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沟通,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体验,并构建协同育人网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总之,在时代发展形势下,加强中职思想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中职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导致德育结果与德育目标之间出现偏差。基于此,中职院校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构建,完善德育目标,确定德育主题,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方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孙明.职业指导视野下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5):162-163.

[2]李小小.自媒体时代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网红文化的思考[J].大众文艺,2020(14):195-196.

[3]于爽.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漫谈[J].科技风,2020(04):19.

编辑:魏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