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臣 朱书慧 刘革

[摘要] 2013年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主题为“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特邀专家报告有徐福荫教授的《“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黄荣怀教授的《MOOC助力重构学习方式》、祝智庭教授的《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和南国农先生的《当代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角色和使命》。博士生专题包括“自身发展与社会服务: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创新思想与数字产品: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表征形式与信息内容:图像时代的知识建构”和“技术应用与教育提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变革”。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教育技术; 博士生学术论坛; 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赵慧臣(1982—),男,河南永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知识可视化与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zhc412328@163.com。

2013年6月22~23日,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以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科交叉、激励协同创新为宗旨,以“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为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和青年教师搭建了“探索前沿、启迪智慧和推动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多家杂志媒体协办。本届论坛与会代表150余人,其中以博士生为主的研究生90人、青年教师20人、专家学者30人,并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的4名华人教授。本届论坛中,参会学校及单位41所,分别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一、特邀专家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作了《“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报告围绕课题提出、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创新平台、培养模式、成果效果、成果论文、智慧校园等八个方面展开。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华南师范大学本身的特色,徐福荫教授提出了院校、院所、院政、院地、院企的协同培养和国际交流协作的创新平台,需要“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质培养”三结合,更新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三结合,搭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验、课外科研、专业竞赛”三结合,强化创新技能训练;“科学编队、顶岗实习、专项训练”三结合,优化教育实习环节;“专业导师、实习导师、论文导师”三结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此外,徐福荫教授探讨了以云服务为支撑,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中心,以提高教育绩效为手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融入到教学、学习、生活、管理等领域的智能化平台的建设,提高教师应用数字化校园水平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智慧校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作了《MOOC助力重构学习方式》的报告。黄荣怀教授以在线教育方式的发展为主线,分别总结了国内外在线教育的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特征和“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和挑战,指出资源建设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数字资源能不能共享,以及如何实现共享的问题。在MOOC推广过程中可共享性的分析中,黄荣怀教授主要提到四个方面,资源要实现可共享应具有独特性(优势学科、稀缺资源)、可迁移性(易封装、易传递、易使用、易服务)、专业性(专业的设计、专业的制作)、必需性(需求量大、“山寨”成本高)。相对于传统学习作为精加工型的学习,信息化学习是知识贯通型学习,MOOC要求学习者重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识精加工的学习向信息化的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转变。对于MOOC研究,黄荣怀教授建议可以从适用范围、教学法原则、运行机制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文化、经济影响等方面开展。最后黄荣怀教授总结到:1. 当前大学教育正处在课程体系重构、学与教方式变革和教育供给方式转型的阶段;2. 教学方式改革必须与学习方式改革相匹配,学习方式与内容匹配,内容与学习目标相匹配;3. 新型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资源的多形态、学习终端的可选择、学习者差异管理和学习者体验;4. 发展MOOC是重构学习方式的典型途径之一,也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作了关于《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报告,报告包括智慧教育概念探源、智慧学习环境构成、智慧学习应用发展和智慧教育的新挑战等内容。祝教授总结了现今智慧教育的几种起源,通过“钱学森之问——大学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提出信息化助力打开信息化教育之门,并通过与“愚蠢教育”的对比,指出智慧教育是通过智能化技术(灵巧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使学生获得适量的个性化学习服务,从而培养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人才。祝智庭提出智慧教育的图式为:以智慧教育为理念,通过智慧计算和智慧教学营造智慧学习空间和智慧学习生态,最终实现智慧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祝智庭教授通过基于标准电子课本的案例探讨了智慧教育的优点和价值,向大家展示了融合信息化教学形态的“两大策略”(基于目标教学+资源型自导教学、适应性评测+个性化学习服务的策略)与“四大形态”(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个人兴趣拓展学习、网众社会生成性学习)。

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先生作了关于《当代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角色和使命》的报告。南先生指出,在身份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应该成为教育战线的“二炮”战士,教育改革战线的尖兵;在职能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生产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推进者。南先生认为一个合格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应该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技术。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习型社会早日实现,南先生提出教育技术学博士生的主要任务应特别关注并积极参与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精品课程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开发、翻转课堂实验、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和理论方面的学科理论体系重构等5大热点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二、博士生专题研讨

本届论坛中博士生按照“自身发展与社会服务: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创新思想与数字产品: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表征形式与信息内容:图像时代的知识建构”和“技术应用与教育提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变革”等4个专题进行了分会场报告交流。在每个分论坛中,华人教授张佐臣、王淑艳、杨浩和战红分别作了《ICT and Education Equity: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翻转课堂:数字时代的教学模式》、《Developing Visual Literacy Skills among Pre-and in-Service Teachers》、《MALL to Empow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Overview and Practice》的专题报告,进一步拓展了博士生论坛的交流空间,丰富了博士生论坛的交流内容。

(一)自身发展与社会服务: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

加拿大温莎大学教育学院的张佐臣教授作了题为《ICT and Education Equity: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的报告。他总结了ICT应用于教育的益处,主要包括扩展视野和教师教学的深度,支持查询、协作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等,支持教育公平问题和影响教育公平问题因素(性别、智力残疾、身体残疾和数字鸿沟)的解读;并以反思的视野指出“教”与“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现有便利、免费的资源;认为新技术并不是必须和不可替代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面,西北师范大学赵厚福认为对于电化教育实践整体的研究可以从哲学、史学和比较研究等三个纬度进行,对于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元研究、思想史研究和思想比较研究等三个维度开展;南京师范大学安涛提出教育技术学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技术学科两重意蕴:教育技术理论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智力依据和理论资源,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为教育技术理论提供现实语境与意义;西南大学何蕾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理论研究在引经据典、借古识新的过程中应当避免食古(洋)不化,同时注意克服自身的浮躁,增强自身的身份认同,与其他母体学科的对话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西北师范大学杨方琦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数量、类别、分布和主持人等四个维度,分析了2001—2012年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课题,管窥教育技术研究的取向与趋势;西北师范大学张乐在分析国内“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项目,探讨利用Moodle平台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开发;江苏师范大学方兵针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面临“就业难”的现象,结合“南国农先生之问”,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了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淮北师范大学王星认为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和整体观契合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提出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观,主要包括宏观生态、微观生态和虚拟生态,构建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徐州师范大学汪颖认为“农远”教师培训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受到国家教育系统、“农远”工程、“农远”项目学校及教师培训等的共同影响,并提出“农远”教师培训动力系统工作原理,包括原动力原理、创新性原理、“引力—加速”原理、惯性原理;天津师范大学王吉发现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焦点在“信息化”和“农村教育”之间有所偏重,较多关注“信息化”技术取向的研究范式,提出本土化的研究视野、扎根式的研究方式和内生性的推动策略;西北师范大学贾巍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设备资源应用不够、甚至闲置等资源浪费现象,分析了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方面,西北师范大学杨滨分析了目前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的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变革措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探讨了网络情境下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认为心理测试证明网络班和非网班学生在创造力倾向和创造性思维上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化学习与创造力的相互关系值得关注。

(二)创新思想与数字产品: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

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王淑艳教授作了题为《翻转课堂:数字时代的教学模式》的报告。王教授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定义,探讨了翻转课堂的优点,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包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技术与资源的泛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生能力和合作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学效果的评估困难等;同时反思了翻转课堂实践后的效果:任何工具都取代不了教师,要以学习目标的实现为关键点来设置课堂而不是以使用技术为关键,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决定是否使用翻转课堂。

在数字化资源的功能分析方面,东北师范大学王立峰认为网络学习境脉视角下,人、学习工具、学习资源是构建PLE的三个基本要素,分析了个人学习环境模型对支持学习者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作用;江苏师范大学张乐乐认为电子书包引领了“低碳阅读”新时尚,促进了智慧教育的发展,但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并提出数字一代应积极采取措施,让大家认识电子书包的独特价值;河南大学朱书慧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文献进行了分析,并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建议;南京师范大学陈巧云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提出“一体化”是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诉求,认为实现资源共享是教育信息化“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在数字化资源的模型建构方面,西北师范大学付道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ISM)方法,建构泛在学习活动系统的结构模型,并运用系统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基于活动感知的泛在学习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体系结构;天津师范大学王雪提出将云计算技术引入高校,建立了以信息服务、教育管理、资源共享和教学应用为核心的高校云计算平台的功能结构模型;华中师范大学何向阳针对信息资源再生问题,建立了学习者参与教育信息资源再生对参与者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学习者行为意向与网络自主性、网络有用性、自我辨伪之间的关系。

在数字化资源设计方面,华中师范大学上超望针对分布式教育服务资源整合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分层的资源服务安全整合框架,有助于降低资源共享建设开发成本,发挥SOA技术优势的整体效应;华中师范大学敖欢欢将计算机自动评分引入音乐学习中,并利用现有的音频处理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特征比对的音乐学习系统。

在数字化资源开发方面,青海民族大学武怀生针对目前网络上教育技术相关资源存在的问题,从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探索利用开源社会性软件MediaWik架构教育技术专业维基站;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滢以全国中小学教师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培训为例,结合单路径、双路径学习模式的分析框架,探讨Moodle平台下教师培训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尝试构造促进双路径学习发生的网络环境;北京师范大学龚朝花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北京市两所学校的9位教师和209名学生从用户体验的维度对电子教材应用于课堂的潜在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将来考察电子教材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三)表征形式与信息内容:图像时代的知识建构

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教育学院杨浩教授作了题为《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veloping Visual Literacy》的报告。他首先以谚语“一图胜千言”,说明了图片的巨大作用;然后说明了视觉素养的定义、作用以及具备良好视觉素养的学生能够做什幺,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培养视觉素养的方法——项目学习法。他将项目学习法与传统的培养方法加以比较,说明通过项目学习法的培养,学习者具有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能够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责任,从而提高视觉素养水平,不断建构新知识、提升新技能等。

在信息符号的教学功能方面,湖北大学的李鸿科分析了非语言符号教学优势,提出了在信息化教学中利用非语言符号辅助信息化教学,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和内心交流的途径与方法;西北师范大学党建宁针对当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数字媒体使用效率不高、应用效能偏低的问题,提出从视觉传达的领域对高校教学中的数字媒体进行统筹规划;河南大学赵慧臣对中国知网上2003—2013年刊发的47篇思维可视化研究论文,从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式以及关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元分析。

在信息符号的教学应用方面,西北师范大学张炳林针对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师生信息的不对称存在课堂信息的特殊选择、师生主体间的差异、信息技术与共建共享机制的应用、教学信息的“人为私有化”等四种状态,提出如何利用“信息对称部分”与“信息不对称部分”来指导教学才是研究的关键;西北师范大学袁媛将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应用到教学课堂和教学研究中,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引导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南京师范大学李霞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分析教学中引发“认知失衡”的价值,并探讨如何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以打破原有的“平衡”,促使学生实现新的认知平衡。

在视觉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辽宁师范大学陈峰分析了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应用云计算的优势,构架了基于云计算的视频公开课云平台,提出进入云平台的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周灵在分析视觉文化课程网站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JSP的视觉文化课程网站建设技术方案;青海民族大学李秀明针对Moodle平台简单易用的特点,探索利用Moodle平台开发“看电影学英语”网络课程;南京师范大张焕基于视觉文化网站BBS知识建构的转型演变过程分析,提出e-Learning环境下知识建构的转型应该在个体间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长效的、群体参与的、以促进个体知识内化和团体知识增长的学习共同体。

在视觉资源与课程整合方面,南京师范大学赵丽通过“图解教材”、“图说课堂”、“图划作品”、“图雅网站”的研究,力求创新“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实现“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华南师范大学张红波针对高校师范生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概论”课程中“视觉媒体”教学内容繁杂、实践条件有限的教学现状,提出把这一部分内容拍成视频教学片,让学习者通过观看教学片多维度获取该知识。

(四)技术应用与教育提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变革

美国艾姆伯里—利德尔航空学院战红教授作了题为《MALL to Empow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Overview and Practice》的报告。站红教授认为MALL(移动辅助学习设备)具有高度的便携式、低成本、多空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等优势。她以一项调查说明MALL应用于语言学习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内容的结合、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大型研究活动的模块化和分布化的设计,以及充分考虑移动设备本身的特色、内容和位置的设置等。

在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华中师范大学明娟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状况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工程技术中心研制的交互式电子双板的课堂教学特征,并基于电子双板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设计应用;河南大学曾巍针对云学习还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尚未形成实际可靠服务环境的问题,提出将云计算核心理念与e-Learning、M-Learning、U-Learning等理念融合,树立学习的核心地位,并选择适当的云技术,构建适宜的云学习环境;江苏师范大学张怀南提出虚拟环境中学习活动设计的构成要素,开展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设计。

在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孙立会以近10年发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相关文章为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从而观察已有研究的进展情况;合肥师范学院周颖调查了网络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交互现状、交互愿望、影响师生交互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师生交互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牟智佳调查了学生登录Moodle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对其网络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探寻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

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变革的理论方面,南京师范大学张刚要认为,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以及现代技术对教育革命式的影响,为教育哲学的拓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教育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教学与技术的关系构成了技术时代教育哲学拓展的可能框架;西北师范大学崔向平阐释了共同协作建构模式和差异化建构模式两种PBL校际协作模式应用的步骤和方法,分析了PBL校际协作模式应用的效果,提出PBL校际协作模式能够实现师生协同知识建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西北师范大学古丽娜调研并分析了新疆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

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变革的实践方面,西北师范大学童慧以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师在课例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反思水平变化和反思内容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究;河南大学颜荆京在挖掘与分析河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以上传与建设的状态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分为三种类型,并基于此构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江南大学马志强认为角色规定了网络协作学习中学习者所承担的权限和任务,是网络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要素,并从协作任务和问题解决认知加工两个维度构建了问题解决角色设计框架,利用准实验研究验证了角色设计框架的有效性。

三、总 评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是以博士生为代表的青年学术人员开展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对提升其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有重要作用。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本届论坛的专家报告和提交的论文展示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交流了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诸多成果,为广大博士生和参会者如何开展教育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及如何开展教育技术的协同研究方面提供了借鉴。例如,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在分享了优秀MOOCs背后的教学原理,提出MOOCs质量有效的关键包括Massive(大规模)的价值、Open(开放)的价值、Online(在线)的价值和Course(课程)的价值,为博士生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博士生论坛是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状况的集中反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届博士生论坛多数论文涉及教育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对录用的48篇论文的篇名进行分析,首先是“教育”、“资源”、“设计”3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在以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已成为关键;其次是“网络”、“农远”和“信息”3个词,可见博士生们对网络学习、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知识建构的广泛关注。

对于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而言,本届博士生论坛只是开始。面对南国农先生对“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红红火火,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地衰弱”所提出的疑问,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的期待,协同创新视野下教育技术与其他领域深层次关系的理论问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资源开发和教育应用等方面的实践问题将会被广大研究者(尤其是博士生们)继续关注、思考和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