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林 李克东 徐福荫 张学波 柯清超

[摘   要]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教育数字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砥砺奋进40载,该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文章梳理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坚守本质与追求创新的发展历程,展望教育大变革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学大发展、大变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学;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教育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运林(1936—),男,广东化州人。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教育传播理论、协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LYL13808880005@aliyun.com。柯清超为通讯作者,E-mail:keqingchao@m.scnu.edu.cn。

2023年是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40周年。40年栉风沐雨,华南师范大学以“产学研”三结合开启电化教育的发展之路,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育人才、作研究、厚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浪潮紧密结合,梳理其发展变迁与重要成绩,对推动我国未来的教育技术学发展,建设数字时代的教育强国作更大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发展回顾

(一)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改革开放伊始,人才短缺问题迫在眉睫,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最大阻力。为发展教育事业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197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战略性地提出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强调“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1]。但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全国范围内对于电化教育及电教设备的了解和使用知之甚少,培养具有电教技术与知识的人才刻不容缓。基于以上背景,1983年,李运林教授、李克东教授(后来被电教界称为“华南二李”)共同创办了新中国首个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同年只在广东招收了20名学生。后经教育部支持,1984年、1985年在新疆、西藏、山西、河南、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又多招收40名代培学生 [2]。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电教大楼落成启用,成立了电化教育系,专用于电化教育研究与全国电教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华南师大电教人坚持以“产学研”三结合的专业建设方针,在“华南二李”的带领下,一个新办的专业迅速发展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二)建成教育技术学硕博士点

硕博士点是衡量一个学科和专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与依据,代表该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研究实力、学术声誉和吸引力等,彰显了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影响力。自1983年创办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后,老一辈的华师电教人齐心协力,勇于开拓,取得了丰富、显着的学科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于1986年获批成为我国首批教育技术硕士学位的培养单位,具有教育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标志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点授予权点。2003年,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原理等二级学科联合申报,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至此,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我国从1986年开始评选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12月,国务院取消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工作。国家重点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2001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作为二级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全国两个之一),获得了国家对本学科办学水平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我国领导人也历来重视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时任国家领导人的李岚清副总理与张德江同志分别在1997年、2004年莅临学院视察与指导工作。

(四)获批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在2019至2021年,建设约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约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获批成为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成功获批,不仅展现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的决心,严格遵循一流本科专业的标准,致力于打造具有华师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和优势,更是为了对一代又一代华师教育技术人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合作交流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与赞誉。

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守正之道

在过去的40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始终坚持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坚持建设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科体系、坚持“产学研”的学科建设思路、坚持电教事业团结协作精神、坚持专业课程高质量建设、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坚持国际化交流与发展,塑造了学科的鲜明特色和繁荣景象。

(一)坚持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

回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40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人不惧挑战、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坚持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从0到1,从无到有,不断“开疆拓土”,取得了诸多“第一”的里程碑成就,涉及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国际会议组织等。在专业发展上,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分别获得第一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第一批教育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高校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本科特色专业和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教育教学上,华南师范大学桑新民教授首获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在课程与教材编写建设上,华南师范大学建立了教育技术学第一门“国家精品课程”,第一批参与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颁布及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在国际会议上,第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第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第一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会议均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这些重要的“第一”不仅凸显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也体现了其在全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开创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激励着我们向前辈学习,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发展与创新,推动华南师范大学和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不断向前迈进。

(二)坚持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回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走过的40年,教育技术学人一直以建设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体系为目标,立足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并将其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有机融合,不断创新、实践与发展,经过40多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一是坚持走出书斋,扎根实践一线,发起和参与国内、国际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诊断教育问题,发现教育需求,总结教育规律,并据此思考和制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完善和拓展专业课程内容,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时俱进。二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我国教育实情,积极建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教材,如李克东教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运林教授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等。三是积极对标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积极与美国等教育技术学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向国际分享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和实践的经验,力争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学科,为世界教育技术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三)坚持“产学研”的学科建设思路

“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思路,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教育信息化人才、凸显教育技术学科价值和生产能力、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华南师范大学一直以来都积极践行“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学科建设初期,华南师范大学与外资企业、广东电视台以及众多中小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电教设备维修、电教媒体软件实践和电化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基地。随着技术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华南师范大学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高校、企业等建立“产学研”共同体,至今依然秉承着“产学研”的学科建设思路,不仅创办了教育信息化产业学院,实施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还积极联合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探索教育技术学建设与发展之路,如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教育声学科技产学研基地、帕拉卡产学研基地、南方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等。未来,华南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学科建设思路,以协同理念为引领,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地方中小学、科技公司合作,实现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再次飞跃。

(四)坚持电教事业团结协作精神

华南师范大学一直坚持“全国电教是一家”的理念,认为只有全国上下的电教研究者、工作者互相支持、精诚合作,才能推动我国电教事业持续发展、行稳致远。四十年来,华南师范大学始终践行该理念,与全国兄弟院校、各级各类电教馆、教育技术学协会等保持紧密联系与协作,这也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运林和李克东教授就联合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等一批电化教育专家,创办了“三面向的教育科技园”,该科技园汇聚了国内知名的电教专家和教育科技专家,探索产学研推动教育改革的经验,并且挂牌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电教办樟木头培训中心,面向全国中小学实验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和校长进行大规模培训。过去40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全国广大电教系统广泛深入合作,推动教育技术领域的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改革、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等改革实践。未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将会继续秉持“全国电教是一家”的精神,与全国兄弟同行携手并进,壮大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力量。

(五)坚持专业课程高质量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技术学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优质的专业课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在过去的40年里,华南师范大学深耕专业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建成了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批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思政示范课堂、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其中,学院获批的各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合计达到15门,涵盖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数据处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人工智能教育、智慧课堂实践等主干课程。这些课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办学水平,也为全国教育技术本科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深度理解和应用教育技术。学院谢幼如等教授编写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未来,华南师范大学将继续加强专业课程的高质量建设,确保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教育技术学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六)坚持服务国家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华南师范大学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变革教育教学。早在1994年,李克东教授与何克抗教授通力合作,在国内首次开展“语文四结合”(后改为“学科四结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大规模实验研究。该项目持续了十年之久,涉及全国六百多所实验学校,为后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示范和样板的作用。1997年,国家启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设立了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1000所实验学校,李克东教授担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在李克东教授的带领下,全国众多教育技术学者深入中小学一线,指导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2003年开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人又投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采用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近十多年来,华南师范大学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各种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先后深入数百所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应用技术改善农村薄弱地区教育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包括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在2013年教育部启动的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2019年教育部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中,学院为20多万名教师提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开始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举办“华南师大—西藏林芝教育云智慧课堂”,为西藏林芝大量师生提供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承担的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国家虚拟教研室服务全国110所高校。在过去的40年里,正是因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工作者长期以服务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为工作和科研宗旨,使得其在教学成果领域取得显着成绩。从1989年国家设立教学成果奖以来,本学科连续9届获得1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的专家学者长期扎根一线,出版了一系列基础教育国标教材,如徐福荫教授主编的粤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据与计算》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建设二等奖,为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坚持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交流是促进学科建设国际化、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举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一直秉承“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倡导与国际教育技术学术界的交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邀请美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日本教育工学创始人坂元昂、德国教育控制论专家弗朗克、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席海尔、香港着名传播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创办人余也鲁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访问和开展学术讲座,并聘为客座教授指导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华南师范大学还鼓励、支持教育技术学工作者和学生走出去,去参加、学习国际学术会议、外出进修或攻读硕博士学位等。此外,还通过搭建教育技术学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包括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等,汇聚国内外教育技术学专家学者,分享教育技术学发展经验和成果,共话未来教育技术学发展道路。开放、合作、交流、共享是未来学科建设发展的主旋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将始终不移地坚持国际交流与发展前进道路不动摇,持续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创新之路

40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不断响应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的战略需求,积极推动信息科技与教育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持续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丰富与创新学科理论体系。

(一)创建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学科理论体系是学科立身之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创新之路,亦是电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立和逐步丰富完善之路。早期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体系框架、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三方面,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一是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框架。1989年,李运林、李克东编着的《电化教育导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电化教育的过程、原则、教育方法和管理等维度详细阐述了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框架。二是电化教育的基础理论。1989年,李运林编写的国内第一本介绍传播理论专着《传播理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探讨了传播过程、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体和传播效果等理论问题。三是电化教育的基本方法。1989年,李克东编着的《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信息媒体传播的视角创新了教育的研究方法。1995年,南国农、李运林编着的《教育传播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传播理论的观点与方法阐释教育现象、分析教育过程。经过学科早期的20年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已建立颇具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这些理论体系在我国后续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创新。

(二)创新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模式

40载砥砺奋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不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示例。在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创办之初,便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该组织形式由生产系统、教学系统和研究系统交叉融合,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系统可以从生产系统中获得教学的基地与资源,研究系统中的研究过程与成果作也可以转化为教学系统的条件和机会。例如,将“电视机”课程安排在电教设备维修部,教师将损坏的电视机作为教具,学生修理电视机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1987年,“产学研”三结合模式获得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后衍生出“3+1”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即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需要完成三年的理论学习与一年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体包括:6周的电教设备维修实践,6周的电视台节目制作实践,6周的校内的幻灯、投影、录音、课件制作实践,6周的中小学教学实践(实习),6~12周的实验研究和毕业论文。目前,华南师范大学依托基础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电化教育馆、互联网企业及教育信息化企业等多元实践基地的支持,构建了“三融合”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为目标,包含“五结合”课程体系、“四位一体”培训实践体系、“六结合”协同育人机制[3],鼓励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大批具备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问题解决能力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理论

李运林教授提出,信息化教育是由信息科学技术与教育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学科理论体系[4]。李克东教授强调,教育技术的核心就是应用技术改善教与学,需扎根教育教学创新实践,通过实践使诸多理论问题得到更深层次的解决。20世纪90年代初,李克东等教授对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进行总结,在国内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该理论系统地总结了“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二维层次模型、“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教学流程图设计方法等系列教学设计模式,其基本思想与如今的混合学习理论一脉相承。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是教育技术界第一套较完整的本土化理论方法。这项理论与实践成果荣获1993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1994年起,在“语文四结合”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何克抗、李克东和谢幼如教授在深入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各自价值和缺陷,结合我国国情,共同提出了“主导—主体”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成为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导思想。21世纪之初,丁新教授推动了网络时代的远程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与方法。2012年教育部—中移动科研基金启动了教育信息化专项研究课题,其中,“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由胡钦太教授负责,目标为“构建教育信息化理论,指导和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胡钦太教授组织华南师范大学的多位学者围绕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框架、发展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学校实践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出版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丛书”共9本,包括《融合与创新: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愿景与决策: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规范与发展: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引领与推动: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连接与整合:智慧校园与电子书包》《共享与再生:新型教与学资源建设》《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应用与示范:智慧环境与学习创新》和《深化与重构:移动学习与在线教育》,构建了较完整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理论体系。此外,也注重翻译引进国外重要的学术着作,如翻译了《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2版)》《慕课和全球开放教育》《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3版和第4版等重要着作。

(四)推动学科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创新

华南师范大学长期坚持站在推动学科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的第一线。1994年起,李克东教授与何克抗教授共同合作的“语文四结合”是我国最早开展的真正意义上的、较大规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研究项目之一。1997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千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李克东教授担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指导1000所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建设。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家学者积极配合教育部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参与起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2014),编写培训教材,组织薄弱地区对口帮扶,推动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提升。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托,负责“粤教云”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研究,以及“粤教云”工程示范区建设试点,“国家数字教材全覆盖试点”等工作,持续服务10年,成为一项全国标杆。在2020 年疫情防控期间,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推出抗击疫情《学会在线教学》七个专题的公益直播课,策划组织了“同心抗疫助教学,教育技术网上行”活动,获得国内30多所高校的支持,开设了43场讲座。2022年开始,华南师范大学通过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动“农村网络联校环境下的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探索破解我国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普遍薄弱现实困境的新途径、新实践。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广州市教育局紧密合作,全面推动广州市1600多所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获得广州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受益学生100多万,被评选为2023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此外,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协同发展,重点开展了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增强了港澳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四、教育大变革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5],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方兴未艾,人类社会进入了科技与产业双重革命的新工业革命时代,科技、教育与人才已成为全球竞争与创新发展的主轴线。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全面渗透,其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为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动力[6],重构了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治理格局和教育服务模式[7],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新生态,推进教育体系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已刻不容缓。

南国农先生在2011年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的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愈发强劲,但为什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却越来越衰弱?[8]如何突破“南国农之问”,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教育信息化实践领域之间的错位矛盾是当下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李运林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项伟大事业,需要建立一个相适应的学科,以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所谓与事业相适应的学科,就是该学科要研究事业的发展与规律,上升为理论来指导事业的发展[9]。

教育技术学科面临的阶段性困境,存在内因与外因两大方面。内因来看,一是教育技术学作为融合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型学科[10],其理论建设却囿于单一教育科学或技术开发的困顿,理论创新缺乏重大突破,尚未建立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二是教育技术学科尚未形成一支熟知技术前沿、引领学科发展、敢于实践创新的教师专业队伍,因而当更多学科融入数字教育生态建设与科学研究时,出现科技革命的加速与教育变革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11],教育技术学的不可替代性在改革大潮中未能更加突显。外因来看,技术的发展迭代速度远超教育信息化实践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速度,这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必须时刻关注并快速应对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潜在风险,无形之中对教育技术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跨学科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大趋势[12],教育技术学天然具有跨学科性[13],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学科交叉的成长属性更加坚定了其需要通过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与研究视阈,加快推动跨领域、跨学科、跨机构的深度融合[14]。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科技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应顺应社会转型、科技进步、教育变革叠加的新时代发展前景,依托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沃土,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改革创新和深耕细作。一是积极加入变革大潮,走出舒适圈,以开放、合作、包容的心态推动学科交叉发展,甚至创建新的交叉学科。如发展智能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大战略举措[15]。二是加强学科建设与融合、重塑教育教学生态、创新协同育人新机制。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部分属性,教育治理必须与时俱进,在体制创新方面加以突破[16],积极探索“面向信息化、数字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学科发展新路径,全方位培育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三是建立一支覆盖教育技术管理者、学术专家、技术提供者、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者、教育技术服务提供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教育信息化实践持续注入群体智慧。四是加快学科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步伐,形成“以理论引领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理论”的良性循环,构建具有中国智慧的新教育生态[17],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二日)[G]//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李运林,李克东,南国农,等.协同创新30年——纪念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3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1):5-16,23.

[3] 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等.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1,412(5):138-142.

[4] 李运林.信息化教育新理论——六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9):5-7.

[5] 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7-14,34.

[6] 贾积有,张誉月.人工智能与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1):49-61,188-189.

[7] 刘革平,余亮,龚朝花,吴海燕.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互联网+教育”要素与功能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9):37-42,74.

[8] 任友群,顾小清.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之问与答[J].教育研究,2019,40(1):141-152.

[9] 李运林.正确认识与践行教育信息化——七论信息化教育暨纪念南国农先生逝世三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5-10.

[10] 陈明选,苏珊.STEAM教育视角下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3):27-33.

[11] 黄荣怀,王运武,焦艳丽.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关于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的命题[J].中国电化教育,2021(7):22-29.

[12] 杨超,康涛,姬懿.学科发展趋势与跨学科组织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6):22-25.

[13] 安涛,李艺.守正与超越:教育技术学的边界与跨界[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14] 刘三女牙,彭晛,沈筱譞,孙建文,李卿.数据新要素视域下的智能教育:模型、路径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9):5-11,19.

[15] 杨宗凯,王俊,吴砥,王美倩.发展智能教育学 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2):5-10,17.

[16] 陈丽,郑勤华,徐亚倩.互联网驱动教育变革的基本原理和总体思路——“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一)[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3):5-11.

[17] 郭绍青,华晓雨.论智慧教育与智能教育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6):139-147.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LI Yunlin,  LI Kedong,  XU Fuyin,  ZHANG Xuebo,  KE Qingchao

(School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Abstrac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which integrates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digital talents in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s a discipline that needs to be developed urgently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digitization of education.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83,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as been forging ahead for 40 years. This discipline has now developed into a comple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with bachelor's degree, master's degree, doctoral degree and 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s, and has been awarded as a national key disciplin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40-year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 adhering to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era of great changes in education, and aims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promoting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Keywords] Audio Visu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