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伟 袁丽伟

[摘 要] 随着现代人们各方面需求的日益提升,很多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当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时,大学生群体里就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而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较为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的心理问题较其他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心理问题会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社会上就此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危机干预对策。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状况;高职学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26-01

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在这种趋势下,就业竞争力就随之增大。许多大学生对日后的就业都产生了一种茫然、焦虑的心理。其次,大学生从课业压力较大的高中过渡而来,他们缺少在社会中历练的经验。因此,在面临类似于“小社会”的大学生活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因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因素而产生自我落差感和受挫感。而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较为特殊的一部分成员,他们的综合素质较其他大学生来说相对较差。因此,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也会更加的尖锐、更加的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之一。

一、当前高职学生中所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作为产生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之一,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下文,笔者将会对其进行一些分析。

(一)自我认知障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问题的不断重视,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开始发生了变化。很多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开始不同程度的扩招,本科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就给就读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高职学生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自卑感,容易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自我否定,信心力随之降低。对学习不上心,对专业技能不了解。这种状况只会造成高职学生水平普遍不高,自身掌握的技能难以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导致大多数高职学生难以就业和就业面窄的状况出现。

(二)学习心理障碍

随着高等学院的扩招,高职学院进入了一个生源质量较差的阶段。进入高职学院的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进入高职院后在自我认知方面的障碍,自卑感很容易降低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就很容易造成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较低,毕业后难以就业的状况。

(三)社会人际关系的障碍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好好地经营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但由于自我认知障碍的问题,加之有些学生较为封闭的个人性格,在高职学生中很容易产生社会人际关系的障碍问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显得话少、较为腼腆。其次,高职学生正处于情感较为敏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人们对人际交往的欲望较大,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但由于个人心理状况和个人性格的不同,还有日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他们的个人情感常常因这些问题而得不到正确的处理。由此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障碍和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四)升学就业压力

首先,大部分的高职学生都是因为高考失利才选择了高职学院,在这种“失利”的状况之下,很多人都会对自己的心理施压,自我认同感也会降低。其次,由于高职学院的学生较其他本科大学生来说,综合素质还较差。因此,他们在日后的就业过程中,会感受到更加严峻的竞争力。

二、危机干预对策的具体方面

如果要想解决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就必须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和家庭层面这三个层面综合处理。

(一)学生层面

学生个体作为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如果能从源头就进行阻隔,那么心理问题就会大大减少。学生个体应深入了解心理问题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了解这些之后,自我应该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另外,针对一些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的方面,学生应加强自我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抗压力。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或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等,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开阔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学校内应备有专业的心理教师,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敢于说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平台。

(三)家庭层面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应该给孩子营造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除此之外,也应该随时注意孩子最近的动向,对孩子进行积极、乐观的教育。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引导。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加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矫正学生心理状况,对高职学生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希望本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及所提出的危机干预对策能对高职教育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茅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7(19):130-131.

[2]周波,吴永.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危机干预对策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41-42.